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中国作为能源的消费和进口大国,对石油依赖进口70%,对天然气依赖进口40%。就算有疫情的影响,我国近5年来的原油进口每年都超过2000亿美元。在当前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天然气来源国。

此前我国的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波斯湾沿岸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小弟”,巴以冲突现在让中东航线不太平,所以我国途径波斯湾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渠道自然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我国已经感受到了危机,国内能源的开采力度大幅度增加。

然而中国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进口源头,80%从外部进口的原油和大部分液化天然气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运输,但从去年开始,亚太地区局势也急速升温,菲律宾又频繁在南海搅动局势,如果美国对马六甲海峡进行封锁,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选择和俄罗斯加强更进一步的合作。

俄乌冲突让俄罗斯经济受困,和中国搭建“远东管道”的事情迫在眉睫。按照规划,该管道建成后,俄罗斯每年能够通过库页岛等地向中国输送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管道直接从俄罗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没有任何安全问题,还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2023年,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步伐明显提速。

去年1月,中俄签署“远东管道”供气的协议;2月,俄气在研究如何加快建设远东线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输气管道;5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审议通过相关决议;10月,中俄再次就能源领域签署22项合作协;12月,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的经济和商业条款达成最终协议。

再过去,俄罗斯主要输送的地区是欧洲,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方便把能源作为反制欧洲的一种有效手段,停止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虽然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但俄罗斯也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自然能够尽数“吃掉”原本应该向欧洲供应的市场份额。所以,俄乌冲突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利好,加加固了中俄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包括中吉乌铁路、远东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及汽车等诸多科技领域的合作。

总的来说,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有利无害,尤其是在西方霸权当道的背景下,两国合作也能有效抵御战争带来的影响。为了加快进度,俄方已经立下“军令状”,将在2027年之前彻底竣工,这和全球地缘局势动荡不无关系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