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叔叔给我的感觉就是有文化,有远见,对人总是彬彬有礼说话也很有水平,一直是家族里负责出主意的人。叔叔是高中毕业,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我们村里学历最高的 ,毕业后在我们镇上的银行上班。
1986年叔叔结婚了,老婆是我们镇上的也是他的同事。由于我的父亲结婚的时候已经把家里的钱都花完了。这几年叔叔只好从零开始,家里就一套老房子而且房子不大,为了以后结婚能有个房子,下班后就跟着我的父亲在村里的砖厂继续工作。
一年下来就把盖房子的砖买好了。在亲戚的帮助下和银行的贷款,把房子也盖起来了,我们村里房子以前都是旧房子改建,在当时叔叔的房子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新房子。
1988年叔叔做父亲了,是个男孩叔叔对儿子的出生非常高兴,尽管这两年为了还银行的贷款没存什么钱,但是儿子满月的时候还是大办了一场满月酒。
叔叔和婶婶都是在银行上班,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堂弟从小就跟村里的孩子不一样,很少出来玩幼儿园放学回来,婶婶就开始教他认字学一些简单的数学。而当时我们村里的幼儿园没有教学,只是帮忙托管孩子,堂弟自小就比别家的孩子懂的知识要多。
到了上学的年纪,堂弟也没让叔叔失望,每年成绩都是班里第一名,我的母亲总喜欢拿我跟堂弟比较,要我多向他学习,不但我母亲村里的人也爱拿堂弟的成绩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就这样堂弟成了村里所有的父母亲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到了六年级堂弟须利考上了市里的一中,我们市的一中是有个特殊班,拥有市里最好的教育资源。普通班就是城市里的孩子就读,特殊班就是市里各个学校成绩最好的那一批,是有名额的哪怕你是你们班第一名也不一定能进。
到了初中堂弟在这个特殊班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叔叔的事业也发展得很好,当上了银行的副行长,婶婶当上了主任。在我们村里很受人尊重,叔叔的成功连带我们家在村里也比较有面子。
这个年代我们镇上有些人开始经商,而叔叔也发现了商机,在别的镇上有人开始养虾成功了。叔叔业余时间就向人讨教如何养,在朋友的指导下开始养起虾,因为要上班只能请人打理,一年下来赚了七八万,在那个普通人月入三四百块的年代已经非常了不起,成功后也把我父亲带进来一起养虾,两年时间我们家也赚了不少钱,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脱贫家庭。
堂弟初中升高中也顺利留在市一中的特殊班,如果成绩不达标,上高中是不能留在特殊班 ,要么就到普通班要么就转到别的学校。
这三年高中,叔叔用尽一切办法给堂弟最好的教育资源,单单请家教参加各种优培班都花了不少钱。在教育这方面非常愿意砸钱。特别是高三那年,为了让堂弟用心学习不受打扰,堂弟本来是住学校的宿舍,叔叔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比较好的房子。
堂弟非常争气考上了清华大学,不但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清华,也是我们镇上第一个。村里为了庆祝出了个清华学子,特别请来小学的仪仗队为堂弟办了个祝贺仪式。叔叔也为堂弟考上清华大办酒席。
这一年可以说是叔叔最高光的一年,儿子考上清华,自己也成了镇里的养虾大户。而且事业上也从镇里的银行调到市里的银行当领导。
当堂弟考上清华后,叔叔也把这么多年操心他的学习这块大石头放了下来。叔叔是个有远见的人,就开始为堂弟计划未来。
2007年,我们市里迎来了全国著名的房企某某园,在市里开发了一个很大的小区。叔叔跟我的父亲说“以后这个地方一定是全市最繁荣最好的地段,中国的房价以后会大涨,我准备在那里买一套给儿子以后结婚用,你也买一套吧现在越来越多人往城里发展,以后农村没什么年轻人”。
叔叔确实有远见,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是在家里盖房子。后来那里确实成了我们市里新的市中心,成了最繁荣楼价最高的地段。
在叔叔的献说下,父亲和叔叔两个人就在那个小区买了房。我们家买了比较小的户型,叔叔买的是大户型。当时的房价只是3700一平方。
堂弟在我们市里虽然是学霸,但是到了清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清华本科毕业后,叔叔以为他就算继续深造要读研究生要考研,也只是留在清华。
但堂弟想去美国名校读研究生,堂弟觉得美国的名校在研究生阶段就已经在做很多实际的研究,而国内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他觉得在国外能接触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可以阔展他的国际市野。
叔叔觉得堂弟有理想也很努力,当然非常支持,虽然出去留学要花很多钱 ,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叔叔义无反顾。确实堂弟这几年留学花了家里很多钱,生活费一个月都要上万块。
堂弟刚到美国还经常打电话,时间长了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打电话回来都是要钱。对于这件事叔叔觉得那边学习可能比较艰苦压力比较大,所以能理解堂弟尽量不打扰他的学习,每次堂弟打电话回来要钱叔叔都满足他,有时候堂弟要一万,叔叔会多给两三千。
堂弟毕业后就留在美国发展,叔叔觉得他读这么多书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支持他,堂弟也很争气在大企业找到了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
叔叔平时都是很低调,唯独每次在村里跟邻居说起堂弟都会吹几个小时。他觉得最骄傲的事不是他当上银行领导,也不是养虾赚了多少钱,而是培养了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2019年,正当叔叔还为堂弟的婚姻操心时堂弟打来电话,说他要结婚,女孩也是中国人也是在美国留学毕业后就留在美国工作。
那个时候叔叔也正好退休,养虾因为这几年行情不好也没养。这些年来赚的钱加上退休金,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叔叔退休后,每天早上都会在我们村的早餐店,吃早餐喝点小酒,跟村里的老人聊聊自己的儿子,我堂弟也成了村里令人羡慕的人物,高学历在国外大企业拿着高薪,可以说是村里这么多年没出过这样的人才。
堂弟结婚的喜事更让他欢乐不已,但是堂弟说他因为工作的原因不打算回来办喜酒,叔叔觉得这样不好,办喜酒不但对家里亲戚朋友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女方家庭的负责,怕以后女方家长有意见。
叔叔说你工作没时间,回来两三天总可以吧,订酒席各方面我和你妈搞定。堂弟很坚持,女方那边也不想回来办酒席。最后,叔叔跟婶婶只好通知一下亲戚朋友,儿子工作原因没时间回来办酒席,自己过美国那边跟他们简单的吃个饭,也顺便过去那边旅游。
这是叔叔第一次出国,出国前几天他都兴奋到睡不着觉,村民跟他开玩笑以后可以在美国生活享福。叔叔虽然舍不得家乡,但老来从子也期待儿子把他和婶婶接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