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第78届联合国大会安理会改革政府间谈判机制共同主席、科威特常驻联合国代表巴奈依和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席克。王毅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上和平力量的增长、稳定因素的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王毅外长还就安理会改革问题发表了看法,表示中方赞同两位共同主席的工作,希望安理会改革能够顺应联合国的发展需要和会员国的共同利益,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安理会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是否增加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在现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基础上进行扩充。对于这一问题,印度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迫切的需求。印度已经第7次向联合国提交了成为常任理事国的申请,得到了俄罗斯、美国、法国的一致支持。
在国际舞台上,印度一直被视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大国,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都拥有巨大的优势。首先,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拥有着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民族国家之一。其次,印度拥有广阔的领土面积,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此外,印度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世界第四大的军事大国之一。印度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印度的入常之路并不顺畅。
事实上,印度迄今为止的确向联合国申请“入常”了6次,也失败了6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之所以没能成功,与联合国现任五常关系并不大,在真实的联合国会议上,并没有出现五强轮流行使否决权,驳回印度的事情。联合国现任五常秩序,诞生自二战之后,为了避免人类再次走上战争与灾难的道路,1945年,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与国在美国召开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为维护世界和平,共同构建了战后秩序。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印度当前最大的梦想之一,也是印度寻求大国地位的重要抓手。印度近些年在国际格局有利的背景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都是全球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的经济总量更是直接超过了英国,并且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超过日本。在美欧等西方国家都寻求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印度迎来了重要机遇,开始承接大量来自西方的产业。对于印度来讲,现在确实是其高光时刻。
其实印度的“入常梦”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从20世纪末开始,印度就自认为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完全有加入“五常”的资格了,为此多次提出“入常”,不过都没能通过。而到了2011年,印度更是拉上日本、德国、巴西三国,组成了“G4”即四国集团,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要求加入“五常”,但这一提案没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到去年,印度已经六次“入常”失败了。去年9月,印度开始谋求第七次“入常”,因此“入常”毫无疑问就是印度在2024年的重要目标了。
印度为何对“入常”抱有执着的心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防止战争再次爆发,中、美、英、法、苏等战胜国联合建立了联合国,这是一个旨在维护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对所有主权国家开放,无论国家的强弱、大小,都可以加入。尽管都是联合国的成员,但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不仅直接参与联合国的筹备工作,还是联合国宪章会议的四个发起国之一。印度可能是希望通过"入常"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与中国的同等地位。
如今,印度第7次申请入常,俄罗斯、美国、法国都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去年12月份,印度外长苏杰生出访俄罗斯,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晤期间,俄方明确表示要支持印度入常。而在去年9月份G20峰会举办期间,美国总统拜登同样承诺要支持印度入常。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达了与美国、俄罗斯相一致的立场。对于印度入常,英国也未提出反对。因此,印度第7次入常申请能否通过,中方的立场非常关键。
事实是,中国是不容易被“搞定”的。虽然中印关系在过去的2020年中一直低落,但即使中印关系好转,中国也不一定会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强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而印度虽然也是发展中国家,但它同时也是霸权主义国家,且有狼子野心。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支持巴西或非洲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例如南非。这一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近日的表态可谓说到中国的心坎里,他表示:“我们不能接受非洲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近日,中国对印度是否能够“入常”作出了一个颇为温和而又坚决的回答,令莫迪碰了一鼻子灰。中方曾多次强调,要使安理会的改革走上顺利、顺利的轨道,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声音",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加入到安理会的决定之中,形成更大的协商一致。这番话,是对科威特、奥地利等“中小国家”说的,也是对那些叫嚣着要“入常”的印度说的。
印度的“入常”也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印度虽然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主义情绪,但也有着自负和自欺的倾向。印度过于看重自己的历史和文明,忽视了自己的现实和局限。印度的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贫富差距、社会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印度的外交虽然积极主动,但也陷入了和邻国的对抗、和大国的依赖、和发展中国家的疏远等困境。
印度的“入常”之路还很漫长,需要印度不断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尽管如此,印度仍然坚持其入常的目标。它认为,一旦成为常任理事国,将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提高其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印度的这一愿望反映了其对国际认可和影响力的渴望,也展示了它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自信和抱负。总的来说,印度的入常之路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它需要在国内外找到平衡,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实现其长期的目标,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