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著名高级将领。他不仅指战能力卓越超群,对军事著作也颇有独到见解。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1942年5月的一次突围任务中,左权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而不幸牺牲,年仅37岁。
鲜为人知的是,左权将军生前还有一个亲生女儿,名为左太北。
按常理说,作为抗日英烈的后代,左太北理应会受到国家政府的诸多关照。
可是,在左太北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却曾因为政审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考学政审不过 寻求陈赓帮助
1960年,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一职的开国大将陈赓,因为疾病原因在医院进行休养。
不久后,他的病房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有一天,陈赓的秘书向其汇报:“有一位女同志,一大早就来到病房外说想见您。”
陈赓便让秘书先将她请了进来。很快,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姑娘敲门而入。
她开门见山地对陈赓进行自我介绍:“我叫左太北,我的父亲叫左权,牺牲前和您是战友。”
话音刚落,陈赓已经难掩心中的激动了。
她说得没错,陈赓确实和左权是多年的老战友、好朋友。
他也很早就知道,左权在牺牲时有一遗孤,叫左太北,那时还不满两岁。
自打左权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后,由于当时的战局风云不定,陈赓就一直没再收到他妻女的消息。
如今又能见到老战友的女儿,对近60岁高龄的陈赓而言,无疑是一大幸事。
陈赓赶忙叫左太北坐下,向她慰问这些年生活上的境况。
此时的左太北也难抑心中的激动,对陈赓讲述着自己和母亲刘志兰这些年的境遇。
从她口中,陈赓得知这母女二人在生活上受到了来自政府的诸多关照,倒也过得安稳,心中不免欣慰。
可说着说着,左太北却掩面抽泣了起来。
这让陈赓猛然意识到,左太北此行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便问道:“太北,你们母女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左太北这才讲述起自己此行的缘由。
原来,她在读书时发奋图强,立志成为能够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抱着这样的理想信念,她在考试中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并且满怀自信的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以她的成绩来说,被哈军工录取是势在必得的。
可就在填报了个人信息表后,自己却收到了一则“因政审不合格而无法录用”的通知。
左太北对此感到非常疑惑,她以为是政审环节出了某些纰漏,于是又补交了一份信息表想再审核一次,结果还是没有通过。
对于这样的情况,左太北和母亲都一筹莫展。
最后在母校北师大女附中校长的提议下,才找到了哈军工的院长陈赓,想确认一下具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得知这些情况的陈赓,也一样倍感疑惑:
作为抗日先烈左权将军的独生女,左太北怎么会被判定为政审不合格呢?究竟是审核过程出了问题,还是的确另有隐情呢?
陈赓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致电哈军工政审办公室,要求查出左太北政审不通过的具体缘由。
另一边,他也宽慰左太北不要着急,静静等待水落石出。
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陈赓不自觉的和左太北聊起了她的父亲、自己的好战友——左权,那辉煌且光荣的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