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犽犽乐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自2月23日南京小区火灾发生后,高层小区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该事故迄今为止15人遇难,44人受伤住院的结果也实在令人惋惜。
同时,这起事故的过程和原因也引起了群众的重视。
为什么地面的电动车停放处,能引发如此大的火灾?
而总共高达34层的住宅楼,竟然也无一幸免!
在这起火灾事故发生后,一直被群众低估的行业也爆火了起来。
一夜之间订单多到接不完的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现状呢?
恐怖的火灾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出现火灾的新闻接连不断。
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令人升起一些担忧。
尤其是这次火灾,整栋楼的居民都被波及的情况,也是让群众对火灾恐怖有了新的认识。
从公布的现场照片来看,一楼到顶楼的外墙已经被完全烧黑了。
不少住户的浓烟在灭火后仍然没有消散,甚至相比于低层,顶层的住户房的受灾情况要更为严重一些。
这样的受灾情况实在是令人不解,毕竟很难想象,到底怎样的火灾能引发一栋楼起火。
而和中间受灾楼层相比,旁边的相邻楼层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
正常来说,如果居民楼的一楼着火,大多都是同楼层的住户受到波及。
就算是因为风大,火灾飘到楼上,也很难引发整栋楼出现明火的问题。
有的网友猜测,很有可能是高层的住户将电动车带上楼充电引发的火灾。
着火后因为火渣掉落到一楼,从而引发的整栋楼着火的现状。
但中间楼层也有明显明火出现的情况,令其中的疑团也是越来越多。
在灭火后,南京消防救援支队的支队长,也是初步分析了起火的原因和过程。
火灾的原因,确实是因为中间居民违规将电动车带上楼充电而引发的。
中间楼层过道中的电动车起火后,火渣便顺着天井来到了一层的电动车充电处。
该小区的一层处于架空的设计,整个一层都存放着大量的电动车和自行车。
极短的时间内,一层的电动车便处于全部起火的状态。
而这个时间点正处于凌晨阶段,大部分居民都处于睡眠状态。
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火灾的情况,也是后续出现大量居民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楼架空层起火后,火势又顺着居民楼中的天井向上蔓延。
该小区天井的平面形状,就像一个开口的U型格局。
左右两面是墙,里面的一面是住户的厨房或者卫生间,而对外的位置是过道的设计。
小区的负责人反映,平时就有很多住户将杂物放在过道的位置上。
这也是一楼架空层着火后,会顺着天井不断向上蔓延的原因。
甚至在烧到易燃杂物后,火势便进一步的向住户的厨房或者卫生间蔓延。
其中灾情较为严重的住户房,大多都是在厨房或者卫生间加有外扩防护网。
防护网在堆有杂物的情况下,火势就蔓延到了住户的家中。
从外表上看到阳台被烧黑,却不是每层都起火的原因便是如此。
消防预防的重要性
在火灾发生后,第一位意识到并做出反应的便是二楼的居民。
发现火灾后,他便第一时间拨打了救援电话撤离到安全的位置。
不少逃离的居民,都表示这起火灾是突然往上冲的,非常的迅速。
而这起火灾的主要遇难人员,也都处于楼层较高的位置。
对于楼层较高的居民来说,在火势蔓延到顶楼的情况下无疑是绝望的。
不能乘坐电梯的情况下,逃生通道也早已经浓烟滚滚。
面对这样的情况,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家中自救。
这个时候,家中是否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经验无疑成为了一场考验。
虽然火灾的危害程度一直被普及,但对于消防的重视,仍然是大多数人所欠缺的。
其中,这起火灾的亲历者祁女士和其丈夫的行为,就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在火灾发生时,祁女士不仅有着8个月的身孕,甚至还居住在三十楼的位置。
当时发现火灾的丈夫第一时间,叫醒了正处于睡熟状态的祁女士。
因为并不知道火灾的受灾情况,所以他们也并没有轻举妄动,保持着应有的冷静。
但随着火势的不断扩大,令人绝望的浓烟也越来越多。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夫妻两个人便打湿了自己家的毛巾和枕套。
做好基本的隔热和保持呼吸的条件后,便从30楼向1楼逃生。
甚至在下楼的时候,还帮助了楼道中的其他居民。
这样的行为,也让还对消防意识并不重视的群众发生了改变。
这下子,原本销量平平的消防工具也是迎来了巨变,不少家庭消防应急套装被抢购一空。
其中大部分的购买群众都处于浙江地区,可见这场火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浙江地区次日送达,竟也成为了商家之间的竞争手段。
一时间,各种千奇百怪的消防工具也都冒了出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的消防工具一定要在正规有保障的渠道购买。
很多网上售卖的消防工具,都达不到规定的消防标准。
不然当遇到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假冒伪劣产品更能使人绝望。
对于消防工具的正确使用,也要做好使用的学习基础。
除了必要的防毒面具和灭火器材外,其他的工具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消防意识的普及。
高层小区的没落
除了爆火的消防器材外,高层小区也是引起了群众的争议。
早些时候,就存在着高层小区不安全的说法。
如今和高层小区的相关的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样的问题也再次被提了出来。
对于高档小区的印象,大多就是高层楼加上优秀的绿化环境。
而曾经的老旧小区,则变成了令人嫌弃的老破小。
对于每个人来说,买房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现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程度。
现在普遍的小区,都是所谓的高楼层,这让人们在选择上,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毕竟想要新房子,就只能选择带电梯的高楼层,而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基本上都是二手房。
在这一前提下,消费者能做的选择只有楼层上的选择。
其中就算是最受欢迎的中楼层,楼层高度也都处于十几层楼四五十米的程度左右了。
当周围都是高楼的情况下,为了采光和日常生活,选择更高楼层的人也不再少数。
但要从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灾情后逃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中高层实在是令人担忧。
发生火灾后,最优的解决方案一定是逃离到安全的地方。
而越高的楼层居民,就越要在判断灾情后第一时间向下逃离。
等到灾情已经完全失控的情况下,无法向下逃离后只能有两种出逃方案。
第一个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逃生气垫,不管多高都可以安全的跳下来。
可在现实中,这样的逃生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正常的气垫能够承受的范围高度,普遍都只有20米左右。
只要超过六层以上,气垫就已经失去了作用,加上其他的局现性也非常的大。
另一种逃生的渠道则是消防车的云梯,但这对于楼层来说也有要求。
根据国内普遍的消防车来看,消防救援车的云梯高度都是在30米左右。
勉勉强强可以达到10层楼的高度,这样的高度施展救援就已经存在风险了。
更别说极少数,可以救援楼层可以达到50米左右的云梯了。
至于100米以上的云梯就非常罕见了,整个国内都不超过十辆这样的超高层云梯消防救援车。
毕竟这样的救援车自身要求非常的极限,价格也是令人望尘莫及。
全世界可以制造这样云梯的国家也没有几个,光芬兰的百米云梯年产量也只有十来部。
在稀缺的情况和鸡肋的反复拉扯下,国内能有这样的云梯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这样来看,11层以下的房子显得难能可贵。
在30层以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优先考虑中低层数。
9到11层的房源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虽然着火的概率万中无一,但也要防患未然。
而和高层住宅楼相比之下,老旧房区为什么也同样不值得考虑呢?
那是因为在各类管线电线老化的情况下,低层的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更加严重。
各种电车停放的位置,区域乱摆放的问题也没有合理的规划。
随着电动车着火的现象频发严重后,也要重视电动车的检测和保养。
经常检测和维修线路,是预防火灾的根本。
结语
火灾和各种生活隐患离不开关系,令人防不胜防。
但只要人们不断的加深重视和预防,这样的灾害发生率就能得到控制。
虽然任重而道远,可为了生命安全,一切措施都是值得的。
参考资料
中国计划出版社——《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界面新闻——《南京此次火灾为何伤亡严重?专家分析》
福建日报——《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南京凌晨通报“2·23”火灾事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