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敢相信吗,作为超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如今竟然没有足够的预警机使用了!根据乌克兰军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空天军已经先后损失3架A-50预警机,能够动用的仅剩下6架左右,这样的规模,保障俄乌战场需求都成问题,更不用考虑和北约的长期博弈。虽然说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已经明确表示将要重启A-50生产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对此,俄罗斯媒体给出了应急方案,认为俄军完全可以从我国采购空警-500。
之所以说恢复A-50生产不切实际,就是因为如今俄罗斯在尖端军工领域存在很多短板。毕竟,A-50预警机是前苏联时代的产物,总产量也仅有24架。在冷战结束后,俄军将大部分A-50封存,现有的几架属于老机型的升级版,仅仅是换装了雷达和现代化数字系统。俄罗斯的电子产业技术实力本来就不高,尤其是在雷达领域,其技术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准。
此前,A-50在战场上的表现就非常糟糕,这也意味着要重启生产线,必然要对雷达等关键部件进行升级,要配备更强大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而这恰恰是俄罗斯的命门。我们知道,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军工严重缺乏高科技零部,预警机需要的电子元器件更是奇缺。这也意味着,即便A-50预警机恢复生产,短期内也无法形成规模。
俄罗斯媒体提出的采购中国空警- 500预警机的方案,的确可以解燃眉之急。作为解放军装备的主力空中预警和指挥平台,仅仅从雷达性能来看,空警- 500不仅完全碾压A-50,甚至全面超越装备老式机械扫描雷达的美制E-3预警机,拥有更强大的全方位探测能力。毕竟,我国预警机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索应用上由来已久,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
再说产能,早在2017年12月,中国空军就计划一次性接收8架空警-500。以如今中国航空工业的产能和交付能力来说,短短一两年内为俄罗斯完成几架订单,完全没有太大难度。目前来说,阻碍中俄进行空警- 500贸易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是政治原因。毕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我国明确提出了中立立场,如果贸然对俄罗斯出售敏感的军事装备,必然会受到西方阵营的攻击,也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俄罗斯媒体的设想短期内或许很难实现。
虽然说采购空警- 500并不容易,但中俄之间在航空领域还有很多合作契机。有俄媒就爆料,中国商飞对俄制“大白鹅”伊尔-96运输机很感兴趣,已经发出了意向订单。虽然说和A-50一样,1988年首飞的伊尔-96也是苏联时期的古董货,但它的性能放在今天依然不落伍。尤其是在载重方面,伊尔-96最新机型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65吨,一次性可以搭载400多名乘客。除了作为大型客机之外,作为空中平台它还衍生出了货机、军用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等多种变型,大名鼎鼎的“普京专机”就是在伊尔-96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按照俄媒的报道,商飞除了直接下单之外,还希望引进相关技术和生产线,这也意味着未来国产版伊尔-96将有机会实现量产。客观分析来说,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就有待商榷了。毕竟,在大型运输机方面,我们有了运-20,而在大型宽体客机方面,由商飞自研的C929宽体客机项目进展神速,目前原型机正处于建造阶段,可能在2030年前就会正式亮相并小批量交付。
由此来看,我们对伊尔-96的需求性并不是太高。反而是对很多军迷来说,我们更希望把采购“大白鹅”换成“白天鹅”。如果真的能拥有图-160这样的大杀器,中国军迷真的做梦都会笑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