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籍华人裴敏欣:俄罗斯可能在乌克兰获胜,中国的损失是永久性的
近期,随着俄军取得阿夫杰耶夫卡重镇的胜利,俄乌战场局势变得日益明朗起来;
国际上的主流声音也大多承认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就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然而,在这敏感时期,美籍华人裴敏欣在彭博社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却瞬间引发了广大舆论的关注。
他在文章中首先承认了俄罗斯取得的战果,并就目前俄乌双方的情况,做了战场后期的分析预判。
同时,他又延伸出了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可能在乌克兰获胜,中国的损失是永久性的。
他给出的理由是自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可能已经由中立转向敌对。这种转向将会是不可逆的!
对于此种言论,我们不难看出,其用心之险恶,挑拨离间之意已昭然若揭。
给出的理由也是根本站不住脚,本质上是想在中俄关系和中欧关系当中,打进去一个楔子,搞破坏!
这一完全违背客观事实的谬论,既希图破坏中俄关系,又想破坏中欧关系;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坐享其成。
裴敏欣,何许人也?
裴敏欣自小与其他中国学生情况无异,受到的都是国内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育。
1977年,裴敏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随后便选择出海去美国深造,不久并在美国拿到绿卡,安顿下来。
现在的裴敏欣更是多重身份傍身,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士、匹兹堡大学硕士和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等。
然而,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华人,他却多次在各个平台发表诋毁祖国的言论,而其成名作—《布林肯说些什么,中国最好能听话》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刻被大众所知,他也算是“出名”了。
看其过往,对于此次言论,能够从他口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俄关系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复杂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世界大国,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双方的合作向来都是紧密的。无论是经贸能源领域,还是维护地区安全领域,都屡见不鲜;又因双方互为邻国,对彼此的关系也是看重的。
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秉承的是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本质是:结伴不结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加入了不结盟运动。
所以,中俄良好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结盟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的。
中国跟俄罗斯关系的紧密合作,不仅不会给世界带来潜在的威胁,反而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贡献举足轻重的力量;为国际社会处理复杂的大国关系,树立起了模范作用。
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中欧关系不会因俄乌战争发生质变
中国和欧洲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双方的合作项目众多,彼此都能从中获益。
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欧洲作为世界多极化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俄乌战争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欧洲人对俄罗斯的忌惮,尤其是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在美国的帮扶下才逐渐恢复,其安全利益直至现在还是牢牢的被美国把控着。
可以确定的是,俄乌战争的确会让部分欧洲人,尤其是历史上曾与俄罗斯有过领土纠纷甚至发生过战争的国家。其民众的恐俄情绪上升,不约而同的将俄罗斯视为安全威胁。
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失利,也如同镜子似的会被欧洲的部分政客拿去夸大其词,用来宣扬俄罗斯威胁论,从而使得其他欧洲国家在对俄立场上与自己保持一致 。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即使欧洲人真得统一口径将中国视为威胁,他们也无法找出能够说服国际社会的理由。盲目的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一样,也是所谓的“威胁”。
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关系正常化,那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自身利益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跟俄罗斯站队一起去对付由美国主导,欧洲提供协助的乌克兰。
在俄乌问题上,欧洲若将“中国=俄罗斯”将是重大的战略错误,不仅不利于国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同时,俄乌战争使得欧洲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中断,早就让欧洲多国民众因高昂的燃气费而苦不堪言;
若在俄乌问题上又拓展到中国身上,使得中欧关系紧张甚至贸易中断,只会让欧洲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此外,中国与欧洲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接壤,也就不存在潜在的领土纷争。
所以,欧洲在地缘政治方面,不太可能会将中国与俄罗斯相提并论。
即使在美国的煽动下,也不会;尤其是法德两国,早就有让欧洲走向战略自主,摆脱美国牵制的雄心。
中国和乌克兰关系也会保持正常
俄罗斯面对乌克兰战争的胜利,那是俄乌之间的争端。俄乌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就曾表态处于中立立场,不会选边站。
这一表态,也同时得到了俄乌双方的理解和赞赏。
同时,和俄罗斯一样,乌克兰也是中国的经贸合作伙伴。
乌克兰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适宜的气候,使其成为小米和玉米的主要出产地,被称为“欧洲的粮仓”。
中国作为乌克兰粮食的最大客户,进口粮食占乌克兰粮食总出口大约20%左右。
俄乌战争导致乌克兰境内农业生产受到重创,我国也多少会受到负面影响的。
所以说,无论这场战争谁是赢家,对于世界粮食贸易而言,都是会输家。
俄乌战争,除了会影响中乌间的农产品贸易外,是不太会滋生其他消极影响的。
最后,面对诸如裴敏欣这一类的不当言论,我们需要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在做好舆论管控与应对的同时,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使一切胡言乱语不攻自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