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1996年版《电脑报》关于雷军的报道再被读者和广大网友所关注。
根据截图显示,1996年10月4日,名为《程序员随想》的文章在《电脑报》上发表,作者为“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雷军”。
有网友表示,这篇文章值得反复深读,他的思考已经奠定了今天事业的战略基础。其中一段堪称金句,留存学习自用。
这篇文章讲述了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的雷军,关于编程、关于梦想的思考。
他在文中提到,自己不是天生的程序员,也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电脑,只是偶然接触到电脑,为了和朋友有更多“共同语言”。
但接触电脑后就发现了它的妙处,雷军将那段时光描述为“天堂般的日子”。而他当时就职于金山软件公司,写程序快十年。这种对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成为了他日后从事科技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在文中,雷军提到:“如果35岁就放弃的话,我们就不用选择程序员的道路。”雷军这样说也是情有可原的。雷军的35岁是在2004年,这一年雷军成为“搜狐2004年度IT风云人物”,和他并列的还包括任正非、马云、杨元庆。作为程序员出身的雷军还在2004年成为“影响中国软件开发20人” ,而雷军创业,从高级程序员转型为企业家也是从35岁开始的。
雷军还表示:“刚开始目标是成为高级程序员,后来发现无论成为多么高级的程序员都没用,关键是是否能够出想法、出产品,你的劳动是否能被社会承认,是否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我的未来是明确的,开发出高质量的适用社会的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雷军在文中说到。
时隔28年,雷军的梦想如今真的实现了!
在金山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系列知名软件产品,如金山毒霸、WPS Office等,奠定了金山在中国软件行业的地位。
此后受移动互联网的启发,2010年,雷军又创办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科技公司--小米科技公司。雷军领导团队成功打造出小米品牌,以高性价比、线上销售和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竞争优势,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和信任。
2011年8月,小米公司发布了首款小米手机——小米1。小米1采用了联发科的处理器,搭载了Android系统,拥有优秀的硬件性能,但价格却很低廉,仅为1999元。这使得小米1在中国市场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2月27日,小米14 Ultra首销,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发微博表示,小米14Ultra的欧洲首销销量相比前代翻了三倍,并且连带着小米14的销量也同比增加6倍。至于国内,“小米14 Ultra的首发同样火爆,销量相比前代提升的非常显著。得亏提前2倍备货,且增强了交付节奏,不然又不够卖”,卢伟冰称。
历经十多年的坚持,小米的高端探索之路有了进一步突破。而小米产品线也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提供商之一。
此外,从2013年开始就对汽车感兴趣的雷军,终于在2021年宣布造车。同年雷军成立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正式开启,小米SU7正式亮相于大众眼前,雷军喊出了“为小米汽车而战”。造车之战,雷军几乎押上自己的全部声誉,也决定了小米集团能否成为更伟大的公司以及雷军能否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梦想。
这28年来,雷军先后踏入办公软件、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行业,从一个梦想到另外一个梦想,从一条路到另外一条路,从一个程序员到生产出“高质量适用于社会的产品”的企业管理者,这是雷军的成长,也是小米的进阶。
编辑: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