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一句话。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消息报道,在斯泰兰蒂斯集团表示可能会将在意大利的部分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后,意大利政府现在计划吸引一家新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目前已经主动找上了中企比亚迪。

意大利选择中企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比亚迪已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潜力和实力都摆在那里,除此之外,中企建厂既有助于带动当地劳动人口就业,又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而欧洲开展能源转型也离不开发展电动汽车制造,意大利不想错过这块肥肉。

真正有意思的地方是,对于意大利抛出的“橄榄枝”,中企的回应并不是很积极,比亚迪的回应是,是否会决定在欧洲建设第二家工厂还为时尚早,一方面是意愿不高,另一方面,中企也没说如果建第二个厂就会选意大利,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其实已经相当于“婉拒”了。

因为意大利这个国家我们知道,它刚刚退出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且中方此前就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意两国的贸易额是持续增长的,但是意大利却睁眼说瞎话,声称加入“一带一路”没有给意大利带来好处,铁了心要退出。

这就让“美国施压意大利”这一说法的可能性急剧增高,不然意大利怎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退出“一带一路”呢?

反过来看,这样的意大利显然不能为中企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毕竟美国我们也知道,现在是在全力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一旦中企在意大利建厂,美国的镰刀迟早会挥过来,指望意大利反抗美国,显然不现实。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解释,比亚迪为什么在欧洲的第一个工厂选择建在匈牙利,至少匈牙利是欧盟国家里面的一股清流,敢对欧盟和美国说不。

我觉得意大利自己应该也清楚可能性不高,但是意大利还是想试一试,这就相当于是被中企身上的“花香”不由自主地吸引,类似的国家其实还有印度,印度的目标是在2030年主要城市公交实现电动化,之前印度同样找上比亚迪,提出购买1000辆新能源大巴的巨额订单。

不过印度当时是希望先付10%的定金,然后再付尾款,当时正是中企惨遭印度“杀猪盘”的频繁时期,再回想印度以往的劣迹,比亚迪不出所料地就要求印度全额付款,一步不退。

这笔订单最终自然是黄了,但是现在看来,这其实没什么遗憾的,至少中企的每次拒绝都是有依据的,其次,现在选择权在我们这边,没了印度或者意大利,未来还有一堆的“蝴蝶”要往我们这边飞。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