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更多的 AI 需要更多的芯片。

台积电创始人、芯片业传奇人物张忠谋( Morris Chang )近日表示,客户已经找到他,要他建造多达 10 座新的晶圆厂来制造 AI 处理器,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要求恰恰表明了市场对芯片无止境的需求。

这个要求并不完全令人惊讶,因为市场对面向 AI 应用的处理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众所周知,市场领头羊英伟达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与此同时,OpenAI 等公司可获得的 AI 算力似乎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公司要求现有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处理器,一些公司甚至计划自行制造芯片。

据《日经新闻》报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日本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客户不是在谈论成千上万块晶圆,而在谈论晶圆厂,他们说‘我们需要好多晶圆厂。我们需要 3 家晶圆厂、 5 家晶圆厂、10 家晶圆厂。这让我简直难以相信。

报道称,张忠谋预测对 AI处理器的需求将介于中间,“在数万块晶圆和数十家晶圆厂之间”。

台积电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每月 10 万块晶圆生产能力的半导体制造设施的公司之一。这些“超大型晶圆厂”( Gigafab )往往使用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来生产处理器。运营这样的超大型晶圆厂让台积电可以将昂贵的晶圆厂设备用于不同的工艺节点,从而大大优化了利用率和成本。

但是建造一座超大型晶圆厂要花很多钱:一座能够生产 3nm 芯片的晶圆厂在全面建成和装备后可能花费超过 200 亿美元,而且需要数年的建设施工。

与此同时,台积电 2024年的资本支出预算在 280 亿美元至 320 亿美元之间,因此这家公司并不每年建造多家超大型晶圆厂。

建造 10 座最前沿的晶圆厂将花费超过 2000 亿美元,而这还不包括支持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成本。如此巨额的投入远远超出了台积电的投资能力。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听到传闻称,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正试图集资数万亿美元,以打造一个由多家领先芯片制造商运营的晶圆厂共同构成的网络,以生产足够数量的AI 处理器。虽然这个计划本身听起来相当美妙,但在经济上几乎不可行。

用于 AI 和高性能计算的先进处理器的开发商往往为部件使用最前沿的工艺技术,这些处理器的生产周期通常为两到三年。之后,它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节点上。如果像台积电这样的公司打造过剩的尖端产能只是为了满足 AI 行业领域的短期需求,那么几年后,它们可能最终面临先进产能过剩的窘境,这些先进产能并未完全贬值(晶圆厂在短短几年后也不太可能贬值),这将导致芯片代工行业面临巨亏。

合约芯片制造商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们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看到 10 座专门为 AI 芯片新建的尖端晶圆厂。然而,我们可以预期产量会在合理的限度内增长。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