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刚过,却发生了多起因电动车违规充电引起的火灾,明明小区里有充电桩,很多人也清楚上楼充电存在的安全风险,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上楼充电呢?今天就为大家揭秘“推车入户”充电的3个原因。
现在小区中充电桩的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小区,还配置了充电车棚,非常方便给电动车充电,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使用充电桩,而是在楼道中,或者楼房的旁边,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
明明小区有充电桩,为啥很多人上楼充电?“推车入户”的3个原因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使用小区的充电桩,而是推车入户上楼给电动车充电,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1、充电桩数量不足
虽然说小区中充电桩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会出现充电桩数量不足,不够用的情况。
因为大家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给电动车充电,小区中车主的数量很多,充电的时间比较集中,所以会出现充电桩不够用。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很不自觉,即使不充电,也把电动车推到充电车棚中,充电车棚成了停车棚,占用了停车位,有的人甚至在充电车棚停上一辆电动小三轮,里面放满了杂物,常年占用充电车棚。
另外一些老旧的小区,虽然想要建设充电桩,但是由于场地规划的原因,导致充电桩的数量比较少,在充电的时候发现没有可用的充电桩。
2、充电桩收费高,而且还充不满
很多车主之所以排斥充电桩,不想使用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那是因为充电桩收费要比自己充电更高,关键还出现充不满的情况。
绝大多数充电桩是按照充电时长来收费的,一般是一元钱充3~4个小时,一辆48伏的电动车,一次需要2~3元才可以充满,但是自己在家充电的话,最多使用一度电,也就是0.5元左右,相比较充电桩的收费高出很多。
除了价格高以外,电动车充电桩还出现充不满的情况,很多人反馈自己在家充电电动车可以使用一周的时间,如果使用充电桩的话,电动车最多使用4天,即使刚刚充满电,经常出现拧转把就掉电。
3、充电桩充电容易丢失物件
在使用充电桩充电的时候,经常有车主在小区的物业群里反馈,自己的头盔在车筐里放着,但是充完电以后发现头盔不见了,有的车主是丢了充电器。
虽然说丢失头盔、充电器等物品属于个例,但是发生在车主身上,却感觉比较烦恼的事情,没有头盔,骑车出行时可能就会被交警罚款,丢了充电器,不仅车辆没有充满电,而且下次充电还需要重新购买新的匹配的充电器。
如果在家中充电,就不会出现丢头盔、充电器等物品的情况了,所以很多人为了省心,下班后直接把电动车推回家,在家里或者楼道里为电动车充电。
总结:
虽然说在小区的充电桩充电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提醒广大车主在家充电不仅存在着安全风险,而且属于违法行为,各地的消防条例也有明确的规定,上楼充电会受到罚款处罚。所以请广大车主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一定要到小区指定的区域给电动车充电,千万不要“推车入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