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我在加拿大生活过两年,说实话,这个国家给我的感觉是好是坏都有,不能简单地下一个定义。加拿大是一个多元化的大熔炉,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千差万别。

1. 加拿大的城市化程度很高,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生活品质差异不大

我去过一些偏远的小城镇,像萨斯卡通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城市,生活设施非常完善,有大学、医院、游泳馆、高级游乐场、IMAX影院、酒店和大型超市。小城镇的道路交通也很便利,公共设施更是一应俱全。这和中国的一线城市相比毫不逊色。反过来,多伦多这种大城市,市中心的许多老旧小区却很脏乱,地铁车厢内也有异味。我原以为大城市会更宜居一些。

2. 不同地区和族裔的警察执法有很大差异

加拿大警察总体上很友好,但不同地区的警察风格有差异。我在温哥华市中心被警察随机检查过证件,处理十分严肃,问话语气也很不友好。而我在郊区被查的时候,警察非常和蔼,态度真的像邻家大哥。我发现做警察这个高危职业,不同地区的压力确实不一样大。

据说土著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警察扣上醉驾或藏毒的罪名。有个朋友在边境小城被警察随机检查,可能因为他长得像中东人,差点就被警察扣着不放。我能感受到加拿大社会对不同族裔还是存在偏见的。

3. 主要城市都存在无家可归的问题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家可归者问题。在温哥华市中心,你经常可以看到流浪汉躺在人行道上,有的甚至直接睡在草坪上。多伦多的情况也类似,在国会山后面就聚集了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骚扰你,但这样的景象对游客而言还是比较震惊。

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可能是因为工作丢了导致经济陷入困境,也有些是因为精神疾病等原因。据统计,仅温哥华就有近3000名流浪者。我发现许多中国游客看到这些事实后大为吃惊,原以为加拿大是个十分先进富裕的国度。这也让我意识到,生活的阴暗面无处不在,我们不应该对某个国家或城市有太美好的想象。

4. 加拿大人十分注重个人空间

这一点体现最明显的是排队时。排队等公交车或者买咖啡,每个人之间至少会保持1米的距离,绝不会紧贴你。我记得第一次在温哥华坐公交时,就因为下意识靠近前面的人,得到了警告。不过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这个规矩就无效了。我发现加拿大人对“个人空间”的观念非常强。

5. 不同省份法定饮酒年龄不一样

这一点最让我意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合法饮酒年龄是19岁;在亚伯达省和魁北克省是18岁;在马尼托巴省只要满18周岁即可。这主要是因为各省有自治权,可以自主制定规定。所以我刚来加拿大时老被酒吧拒绝,后来才知道不同省份规定不同。这一点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6. 残疾人专用车位随处可见

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停车场、公共建筑都会预留残疾人专用车位,并且位置优越,这一点非常人性化。这些车位会用易识别的蓝色划线标示,并且有罚款警示。我有一次不小心停在残疾人车位,收到了50加元罚单。所以不能假借他人之名占用残疾人福利,这在加拿大是违法行为。

7. 加油站需要自己加油及付款

在中国,加油站的服务人员会为你加油及收费,但在加拿大,自己动手加油是常态。加完油后要把油枪挂回原处,自己进店结账或刷卡。一开始我不太习惯自己操作,还把油加过头,多出来的钱需要等系统结算后一个星期才能退还到账户。

8. 刷信用卡非常方便

我发现在加拿大,哪怕买杯咖啡,商户也会接受信用卡刷卡。不同于国内,刷卡绝不会被视为敷衍。打车、买小吃和支付停车费,基本上都可以刷卡。持卡人的权益也得到银行系统保护。我经常遇到信用卡被冒用的情况,通过电话都能迅速解决。

9.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较高

尽管加拿大有免税店可以购物省钱,但日常必需品的价格还是比中国贵很多。我发现鸡蛋、肉类、牛奶的价格约是国内的2-3倍。以鸡肉为例,加拿大的价格约为每磅8加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50元/斤,是国内的3-4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里毕露无遗,温饱问题仍是收入较低家庭的首要考量。

10. 小费文化根深蒂固

服务业工作者的工资不高,主要收入来源是小费。餐厅、出租车和酒店服务生,普遍期望获得10%~15%的小费。刚来加拿大时我不理解这个文化,后来发现他们对小费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但是,像快餐店和便利店的服务员就一般不需要小费。

11. 餐馆服务比较主动

加拿大的餐馆服务员非常主动,会在顾客就座后第一时间提供餐巾和食用水,还会经常询问用餐情况。我们第一次在温哥华吃饭,服务生的殷勤服务让我们不太习惯。后来发现如果觉得服务员过于热情,可以直接示意“I'm ok”。

12. 服务员会主动要求反馈

加拿大的餐馆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食物的口感和质量,如果你对某道菜不满意,他们通常会第一时间更换。刚来加拿大时我面对错误的点餐,不好意思给服务生造成麻烦,后来发现他们非常欢迎这样的反馈,以便改进提供更好的服务。

13. 结账单需要仔细检查

每次就餐后我都会仔细检查账单,以确保价格正确。有几次我发现账单上误收了没有点的菜品,或重复计算了某项费用。在加拿大餐馆结账是需要小心仔细的,与国内相比误差更多一些。

14. 公共洗手间不像美国那么随意

在美国,公共汽车站和码头等地方可以轻松找到免费洗手间。但在加拿大这种情况较少见,更多洗手间需要投币才能进入。不过大多数餐馆、咖啡店的洗手间还是对外免费开放的。这一点上加拿大与美国有些不同。

15. 街头要警惕奇怪的友好陌生人

加拿大也有一些在街头兜售小商品或乞讨的流浪汉。他们表面对游客很热情,但实际可能想骗取小费。我发现装作听不懂他们的要求,直接离开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街头奇怪的友善陌生人最好不要深交。

16. 汽车内不能放贵重物品

即使车内存在隐蔽的置物空间,也不要在车内放置贵重物品,很容易被盗。这一点曾经被我亲身验证过。自驾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就算是在看似安全的停车场,也要把贵重物品随身携带。

17. 不能乱闯红灯

在加拿大,必须严格遵守红绿灯通行规则。最初我还会模仿当地人,趁警察不注意时闯红灯。后来发现加拿大的监控和执法非常严格,被发现闯红灯的罚单数额惊人。并且这里的司机开车非常快,还是老老实实等绿灯比较保险。

18. 多伦多的地铁车厢很小

多伦多的地铁系统历史悠久,大多数的地铁列车只有两节车厢,非常小巧。每两分钟就有一班地铁到站,但看着小小的两节车厢在隧道内穿梭,总觉得有些不太协调。不知这样的设计是否出于节省成本的考量。这与中国城市的地铁规模差异巨大。

19. 木质外部楼梯在房屋上很常见

加拿大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建筑设计,比如我注意到许多独立房屋都会在外墙上加装木质的楼梯或走道。这在中国很少见,但在加拿大却非常常见。这种外部追加的楼梯显得有些简陋,但也蕴含了历史印记。新楼宇则会设置现代化的内部楼梯。

20. 加拿大人也会无视交通规则

尽管加拿大的交通规则明确,但当地人也会根据情况随意违规。我经常看到人们观察一下四周没有警察,然后直接越过马路或闯红灯。他们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就可以我行我素。这种随意而为也算是一种文化特征吧。

21. 邻里关系友好和睦

我住的社区非常友善,邻居会主动介绍周边环境并送来自制食品。尽管国人对加拿大人的印象不太好,但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重视融洽邻里关系的民族。他们乐于向新来的人伸出援手,我很欣赏这一点。

22. 大学生靠助学贷款度日

许多加拿大学生需要政府的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需要很多年才能还清这笔巨款。所以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眼中加拿大富裕学子的形象。实际上这里的大学生过得也很拮据,家庭条件一般的更是如此。

23. 酒店没有牙具,但有咖啡机

在加拿大的经济型酒店很少提供牙刷等个人洗漱用品。但另一方面,每个房间都会有一个小咖啡机以及免费咖啡粉。这反映了加拿大人更看重饮料体验。不过,五星级酒店还是会提供全套洗漱用品的。

24. 公交车靠按铃提示下车

加拿大的公交车很少有固定站点,上下车靠提前按铃通知司机。刚来Canada时我不明白这个习惯,几次都错过了下车地点。另外,前门只用于刷卡上车,下车只能走中门或后门。这一点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25. 大街上的随意休息并不奇怪

在中国,随意坐在路边或草坪上会被视为没礼貌。但加拿大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躺在公园里的草地上,或者坐在人行道上,这在当地人看来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不应批判哪种文化好或坏,这只是不同社会的一种表现。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