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安全考虑,她不太同意我飞太空。”
在外界看来,航天飞行员是国家的英雄,拥有莫大的荣耀,但对于航天员家属来说,它的背后是危机重重,是与死神的一场赌博。
正因如此,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万分反对丈夫飞上太空……
一、飞上太空之前
2005年10月,聂海胜驾驶神舟六号飞往太空,2013年与2021年,再次执行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对于聂海胜来说,航天是他的梦想,是他作为飞行员的荣耀,为此他迈着坚定的步伐不断前行。
而在他的身后,却是妻子聂捷琳的一次次落泪。
“为什么非要当航天员不可呢?如果你遭遇意外,女儿和我怎么办?”
这句话是聂捷琳在1996年航天员选拔前后反复对丈夫聂海胜说过的,往往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聂海胜当飞行员时,聂捷琳便整日提心吊胆,每一次电话响起,她都害怕对方传来的是丈夫的噩耗。
而现在,他甚至不满足于当飞行员,竟然要成为飞向太空的航天员。
聂捷琳本身便从事航天研究工作,她清楚地知道成为一名航天员要经过怎样严苛的训练,而成为航天员后又要面临如何可怕的危险。
因而她坚决反对,费尽口舌劝说,甚至一气之下以离婚做“威胁”,却都没有改变聂海胜的选择。
“那股倔强劲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后来的她边回忆边评价道。
为了得到妻子的支持,聂海胜也并非全无作为,每次下班回到家后,他都积极地做饭、打扫卫生,耐心地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心声。
在这场“拉锯战”中,聂捷琳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确无法阻止丈夫了。
时间在一次次争执中流逝,当选拔调研人员登门询问她的态度时,眼泪再次打湿了她的面庞。
最终她选择了退步,她想:“不能让丈夫留下人生遗憾。”
之后,聂海胜如愿通过选拔,成为了航天员,开始了极度艰苦的学习训练。
那段时间,聂海胜每次从训练场回来就连脸色都是苍白的,整个人疲惫不堪,有时候甚至连鞋子都来不脱便瘫倒在床上。
家里的每个角落里也都摆满了他的学习资料,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被严重挤压,一刻不曾耽搁学习。
并且,在此期间,聂海胜的母亲因脑溢血住院,但为了训练,他只是匆匆回来看了一眼,便又坐上了返程的飞机。
回忆起那段时间,聂海胜无比感谢聂捷琳,是聂捷琳站在他的背后,替她承担起了一切负担。
一次,两人的女儿半夜发高烧,聂捷琳冒雨将女儿送到了医院,医生看着她狼狈的样子问道:“孩子的爸爸怎么没来?”
她的心被猛地刺了一下,不发一言。
既然决定飞上太空,聂海胜便没有后悔过,聂捷琳同样如此,哪怕受到再多磨难,她依然顽强地支撑起他们的家庭。
最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升空了。
二、心与你同飞
“不要想太多,就当我出一趟差。”离别前夕,聂海胜对妻子说道。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眼泪。
神舟六号升空前夕,聂捷琳失眠了一整夜,她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身穿航空服的丈夫冒着大雪走进了舱门。
她心惊胆战地注视这荧幕中的一举一动,不断在衣服上擦拭着掌心的冷汗。
“火箭顺利升空了,我又担心他在太空能不能适应、吃不吃得饱、会不会冻着。”
此次航天任务为时5天,而这短短的5天对聂捷琳来说宛如一生的长度。
她时刻关注着电视和网络上的消息,一次又一次搜索神舟六号的相关信息,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她便慌了神,久久难以平静。
飞上太空的只有聂海胜,但聂捷琳却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一并飞去了。
好在命运没有辜负他们,当神舟六号落地,聂海胜平安地从舱门走下来时,聂捷琳激动地嚎啕大哭。
后来,聂捷琳说,航天员家庭与大多平凡家庭没什么不同,若说有不同,不过是“追梦途中的执着相随、飞天路上的心魂相伴。”
一切幸福与苦涩,尽在不言中。
参考资料:
我们的太空《晨语|心儿和你一起飞》
环球网《“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矢志报国 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