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05年6月26日,安徽池州市发生一起群体性暴力事件。当天四名乘车者与一名行人发生争执并将该行人殴打致伤,引发群众不满。

随后,不明真相的群众越聚越多,在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下,打砸抢烧,造成多名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受伤,四辆车被毁,一个派出所门窗被砸,一家超市被抢。

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池州相关部门立即请示副省长、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但是想尽一切办法都未能与他取得联系,只得向省委作了汇报。

最终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这起事件得以平息。

然而,池州发生这样的大事,作为分管政法的何闽旭却“搞失联、玩失踪”,随即省纪委对其渎职问题进行调查,没想到竟然查出了一个涉案800万的巨贪副省长。

一、“短命”副省长

何闽旭,1955年出生,大学文化,1971年1月参加工作。从部队转业后先后担任浙江省劳动厅副厅长,丽水地委副书记、书记。

1999年1月,他作为交流干部,被中组部调至安徽工作,并先后担任池州地委书记、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5年6月17日,被任命为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分管民政、公安、国家安全、司法等工作。

不过,何闽旭担任副省长仅一年的时间,就因其经济腐败、生活作风等问题被中纪委“双规”,因此被人们称为“短命副省长”,更有人称之为“流星副省长”。

2006年8月25日,何闽旭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免去安徽省副省长职务,2006年9月12日,被依法罢免安徽省人大代表职务,9月28日被依法逮捕。

2007年12月27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何闽旭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以受贿罪判处何闽旭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就这样,这位“短命副省长”的仕途结束了。回顾何闽旭的一生,可以说一直都顺风顺水,36岁成为副厅级干部,51岁就荣升为副省长。

然而,金钱美色遮住了他的双眼,蒙蔽了他的心智,沉浸私欲的他可曾想过今天的结局?

官至省部级行列的何闽旭自然不是平庸之人,其“好官”的形象也曾得到了百姓的肯定;

但昔日的口碑和功劳,都难以抵消今日犯下的罪过。希望党员干部通过何闽旭的红黑人生得到启示并引以为戒。

二、口碑好的“能人”

何闽旭的口碑一直不错,很多人都认为有思路、有口才、有能力的他是个能干、敢干、会干的“能人”。

尤其在何闽旭主政池州期间,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从富庶的浙江来到安徽任职,何闽旭便对池州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

他觉得当地太落后,主张招商引资,并亲自主抓不少重大投资项目。他根据池州的实地情况,提出“工业强市,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

为了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他率先在安徽省搞对外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提出“来到池州,便是池州人”的招商理念,吸引外商投资,很快使池州落后的经济面貌得到了改观。

何闽旭任职池州期间,池州遵循现代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按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规则,开发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这项工程由政府投入,全市共建了1.5万口“三结合”沼气池,主要为农户提供能源和有机肥料。

这既减少了农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一项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工程。

池州曾经是无铁路、无高速公路、无航线的“三无”地区。但随着政府加大对运输业的投资,池州的“三无”历史已大有改观,并且凭借着池州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池州的巨大变化都有何闽旭的功劳,就像媒体给予其主政池州期间的评价一样:

“池州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是分不开的。”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能够被提拔为副省长,何闽旭在池州的政绩和贡献是被认可的。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改变池州经济落后面貌、招商引资的同时,何闽旭也在不断改善着自家的经济局面,没忘装满自己的钱袋子。

就这样,官商权钱交易、生活作风糜烂的丑剧一幕幕上演着。

二、腐败的“助推器”

可以说“生活腐化”是何闽旭腐败堕落的一个“助推器”,他是一个几乎被情妇送上断头台的贪官。

这里不得不再次谈及前面提到的群体性暴力事件,那时“搞失联、玩失踪”的何闽旭在哪呢?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