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C919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民航客机,从这款产品刚刚研发开始,我国给它的定位就是走向国际的,所以不管是性能还是机型,都是对标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的。而C919也没有辜负我国的期望,在还未实现正式交付之前,便拿下了1000架订单,正式交付之后又陆陆续续拿下了200架订单。

纵然这1200架订单让大家十分振奋,可是其在2023年却只交付了3架的情况,让我们都有些担心,甚至有不少网友猜测,这是不是因为整机国产率只有60%才导致无法大量生产?对此,笔者今天就来带着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笔者要给大家排除第一个可能,也就是“因国产率不足而导致无法批量生产”这个可能。截止到目前为止,C919的供应链以及生产链都是十分全面且完整的,想要实现量产没有那么难,只是需要时间。所以,飞机的量产与国产率完全不搭边。毕竟,空客和波音公司的国产率比C919还要低,最后也没有影响到飞机的量产。

真正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C919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国目前所交付的3架C919都是给了国内航空公司,而非国外。按照我们正常人卖东西的思维,做好的产品肯定是要优先供给到自己的陌生客户,而非自己家人,这代表了对客户的重视。而国内航空公司就相当于我们的家人,国外公司就相当于陌生客户。

我国之所以将订单优先供给给国内,其实就是因为C919目前还不够成熟。尽管C919从首飞到现在的交付已经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完成了各种高强度的飞行测试,但是作为“新机”,C919的正式运行可能还会遇到一些试飞过程中遇不到的小问题。

我国若在这个时间大批量生产飞机,很可能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届时还需要拆了重修,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倒不如放慢生产速度,让子弹飞一会儿,不急于求成才更有利于C919的发展。

再来就是,C919想要实现量产需要一步步来,民航客机产业作为全球顶尖的制造业,每一架飞机的投资额都是巨大的,那么加大投资金额将是我们量产的第一步,扩大工厂规模、增加技术人员等,这些都需要资金和时间。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我们暂时不敢量产,那就是美国的制裁。C919目前使用的飞机发动机来自于美国通用电气,如今的美国对打压我国十分感兴趣,我国若有量产C919的意思,美国的发动机制裁一定就不远了。所以,我们要等到长江发动机彻底成熟后,才敢全面生产C919。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