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陆弃
最近香港的旅游业在很多方面讨论了特区政府疫情以后香港的旅游业的外来游客少的问题。游客人数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于是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举办一些所谓盛事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游客,同时也积极地向中央的有关部门,向内地的有关部门要求给政策。
第一是原来有个“一签多行”。广东,特别是深圳的这些地区的居民,他们可以有“一签多行”到香港,每个礼拜都可以多次地往返。香港这个措施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种种的原因停了,所以恢复“一签多行”争取他们更方便地可以经常来香港。
第二是要增加自由行的城市。自由行就是个人,当地城市的居民可以以个人的身份申请办理港澳通行证,到香港来旅游。过去如果没有这样资质的一些城市,就必须参团。以团进团出的方式到港澳来旅游。自由行,也就是个人这样的政策是2003年,香港当时因为“沙士”也是非典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香港当时的经济非常的冷淡,特别是游客很少。当时向中央要求开放内地的个人游,香港讲的自由行,内地到香港来旅游。
当时2003年中央批准这个政策以后,大批的内地的居民纷纷到香港来旅游,当时被称之为这是中央给香港送了一份大礼。香港的旅游业、零售业、包括物流、饮食等各行业迅速地恢复起来。2003年的有自由行的城市的资格,它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不同的城市,比如说最初开放的是像深圳,广州这样一些地区,包括上海、北京等等逐渐地增加。到2007年增加到49个城市。
它是以城市来计算的,所以到了2007年一直49个城市就停了。后来有一段时间甚至有的人觉得内地的游客来得太多以后,香港接待、香港的硬件软件都承受不了。最高峰2018年的时候,香港有6,000多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有5,000来万是内地来的游客,当中大部分是自由行,当然也包括一些旅游团团客。
自从香港2019年发生这个“黑暴”,后来三年的疫情以后,香港的旅游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开放以后、疫情过去以后打开大门欢迎各地的游客来。但是游客并没有像想象那样一下子恢复到疫情之前,所以特区政府就想起来一是恢复“一签多行”的政策,第二多开几个城市。这次开了中央答应增加两个城市,一是西北的西安,第二是这个山东的青岛。
这两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1,000万,两个城市的人口加起来超过2,000万。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是很强,GDP都过万亿。这两个城市相对还是在内地来说是比较富裕的,有实力的。这2,000多万的人口如果他们增加了可以自由行,个人可以来到香港旅游的,那当然对于香港的旅游业来讲是一个喜讯。
但是香港的旅游业界,包括舆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究竟香港的旅游业现在没有像过去那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包括对内地的游客吸引力不如以前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因为来香港旅游不方便?包括“一签多行”的恢复,怎么能让他更方便?是因为不方便还是其他的原因。
事实上更重要的恐怕香港的业界,包括各个方方面面都要反思。究竟香港的旅游业,特别是疫情之后为什么有大量的香港市民周末假期假日,包括平时也都愿意到深圳去,大量的人到深圳去消费,包括甚至过年过节,订餐团拜等等。拜年、团年饭都有人移身到深圳去办。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价钱的差别的问题。更重要的可能也有一个服务质量,服务的多样化等等这些问题。
香港的旅游业近年被诟病得很多。其中有一个是物业的质量。因为香港的现在特别是基层的劳工不足,所以酒店也好,服务业也好,要请人要招聘员工不容易。但是老板又不愿意大幅地增加薪金。因为这里面也有经营方面的考量。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问题。
香港的服务业整体的这个质量确实在下降。至少在和疫情之前相比,没有任何让人感到有什么提升,有什么新的花样。反过来在深圳,因为疫情之后,包括在疫情期间,深圳的旅游业、服务行业都在想尽办法提高竞争力,提升吸引力。自然而然香港大量的市民愿意北上去消费去度假。
所以要解决香港的旅游问题,不仅仅是要向中央,向有关部门去要政策,多开放几个城市来,当然不是说没有帮助,但是这是不够的。
过年期间,冬天哈尔滨的经验,突然一夜暴涨,游客暴涨。这里面也包括哈尔滨的政府,哈尔滨旅游业的业界人士,他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热情待客,提供各种各样的方便。也包括在网络上大做宣传等关系。
所以香港要振兴旅游业,要增加香港的吸引力,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自己本身的吸引力,增加自己的卖点,让大家愿意来乐意来。
现在特区政府也在想办法举办更多的盛事,再增加香港的这样一些吸引力。让更多的包括内地的游客,包括海外的游客愿意到香港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旅游,这是应该综合地来考量。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