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近日,贵州水城因一起讨薪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迎接着广大网友和自媒体左一轮右一轮的口诛笔伐。

事情的起因是经央媒中国经营报报道,女企业家马艺珈伊为贵州六盘水承建了10个政府项目后,持续数年讨薪未果,地方政府涉嫌“以刑化债”,试图以1200万元化解所有债务未果的情况下,将债主马艺珈伊及代理律师、律师助理等10余人刑事拘留。

事件经媒体报道引发全社会热议后,水城区人民政府发“情况通报”称,中国经营报报道不实,实际工程款已支付了近90%。

水城区政府的“情况通报”后,再次引发公众质疑。

现在,我就将这起事件背后的是是非非做一个理性的分析。

一、工程项目有没有涉嫌暗箱操作

按法律程序来说,但凡市政工程,均要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并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议标处理。

事件中的女企业家,能以一己之力将十个工程项目一口气揽入旗下,显然是不正常的。这背后有没有违反《招标法》,有没有暗箱操作甚至权钱交易,显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二,工程纠纷是不是因为靠山倒了

按理说,这十个工程中,有的是中央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而且地方政府还用这些项目贷款了5.8亿资金,而整个工程总价只有3亿多,怎么看支付工程款都不是一个大难题。

可为什么马艺珈伊只拿到一亿多一点点的工程款后,后面的钱就拿不到了呢?

有一种可能,马艺珈伊2016年前拿工程时的靠山倒了,而新一届政府领导或许就会想,我凭什么给的前任来擦屁股?

三、有没有涉嫌骗贷

在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中,地方政府涉嫌用这些项目向银行骗贷5.8亿。这个问题,水城区政府在《情况通报》中并未予以回应,显然是心里有鬼。

事实也证明,地方政府最后并未将向银行贷来的钱专款专用于项目中。

那剩下的钱,究竟流向了什么地方?

是挪用于其他用途了,还是被不明不白的消化了?

这个问题,恐怕最终需要上级审计部门介入查实。

四、究竟拖欠了多少工程款

按马艺珈伊及其律师的说法,政府拖欠的工程款总额为2.2亿,这其中有没有包含利息不得而知。

按水城官方的说法,工程款已支付了90%,实际欠款大约在1600多万。

悬殊如此之大,显然有一方明显在说谎。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必要提一桩旧闻。

2023年12月,一个自称候志涛的律师曾在微博上求救。候律师在视频中提到了一个问题,经法院审理判决的四个案件中,项目方所被判决的欠款金额就有六七千万,加上未经审理的案子,总计欠款为2.2亿。

由此推断,拖欠工程款总计2.2万的说法更靠谱一些,水城官方的通报涉嫌撒谎。

五、以寻衅滋事抓律师是否合法

马艺珈伊聘请的10余名律师及律师助理被以“寻衅滋事”的罪名团灭,警方给出的理由是“律师等人曾在微博、抖音发布相关债务、诉讼信息,还将举报水城区政府某官员的信,邮寄给了这位官员本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很多遭遇了不公又维权无门的苦主,都会通过网络平台求助或控诉。

事实证明,这个措施真的有用,而且比所谓“正规渠道”要有用得多。经网络曝光引发社会关注后,有的错误被纠正了,有的正义得以伸张了,有的坏人被绳之以法了,有的贪官被捉拿归案了......

正所谓,有的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一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虽然司法部门严禁律师通过舆论影响司法,但这仅是一个摆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宪法里面并没有类似的相关规定。

所以,以“曾在微博、抖音发布相关债务、诉讼信息”为由给一众律师定上“寻衅滋事”的罪名,显然是不恰当的。

六、新官为什么不理旧账

拖欠马艺珈伊的工程款,地方政府为什么一直不予支付?

这其中,有财政确实困难的原因,也有新官不理旧账的原因。

从法院判决应该予以支付的工程款都拒绝执行,从当事方将欠款方财产进行冻结后都被违法解冻等等事实来看,当地是铁了心不予兑现这笔债务了。

为了不至于吃相太难看,当地还多少给了马艺珈伊一个面子,给1200万全部了结。

马艺珈伊怎么可能会答应啊!

3亿多的工程,马老板的成本投入也不低于2亿吧,你1200万就想解决问题,且不让马老板底裤都亏光甚至破产。

既然双方意见悬殊太大,只有欠债方凭本事赖账,讨薪方凭本事维权了。

但事实证明,在公权力的面前,企业老板的力量不堪如一只蚂蚁。

七,广大纳税人也是受害方

信息显示,马艺珈伊承建的这十个项目,政府是向银行贷了5.8个亿的。候志涛律师亦在举报视频中称,当地之所以抓他们,一是不想让他们继续发声;二是变相的帮老赖逃废债。

通常情况下,逃废债的模式大抵如下。

项目方向银行贷款后,最后还不起了,最后银行将这笔5.8亿的贷款划入坏账或呆账的账目中,以一个亿(数目根据情况不等)打包卖给资产公司,资产公司再抬高点价格转让给第三方或一直捂在手里。

这种骚操作方式,银行从财务上平账了,在允许的范围内不会被追究责任,但却实实在在损失了真金白银。

当然,最终的损失,理论上还不是广大纳税人来买单。

八,当地曾花大力控制舆论

事实证明,当地官方为了不让这起事件的盖子被掀起来,花了太多的心思和力量掩盖真相。

为了控制律师团队在网络上曝光,将他们统统抓了。

2023年12月中旬,候志涛律师这条“漏网之鱼”冒险在微博上发出求救视频,短短时间引发无数律师在微博上予以转发声援后,又被删除得一干二净。

直到中国经营报近日才将这件事曝光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经营报的文章刚发出的时候,也被删除过,但短暂的删除后又被恢复了。

可以想象下,如果中国经营报发布的文章被删除后没被恢复,这起事件的真相或将永远不见天日。

当地为什么要不惜余力的控制该起事件的曝光?

我想原因无非有三个:1,做了坏事,怕人们知道;2,正在干坏事,怕人们批评;3,准备干坏事,怕人们揭露。

总之,禁言删贴除了谣言这个原因外,一定与坏事有关。

九、逃出笼子的权力大棒漫天飞舞

这起讨薪事件背后的原因,肯定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十倍乃至百倍。

但无论如何,在这起事件中,我们都隐隐约约看到了跳出制度笼子的权力大棒在漫天飞舞。

如果权力被跳出笼子并手持大棒之下,企业家还有何安全感可言?

又有多少企业家,亲历并藏掖着这个时代的痛楚和真相,但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落寞和悲怆?

还有多少作恶者,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后,从来不会心怀忏悔地反省,诚意满满地修正,而是继续以伤害别人为乐,仍然披着圣衣兴风作恶?

这,才是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十,诸多法律及纪律问题

在这起事件中,涉及到了违法招投标,钱权交易,骗贷,执法犯法,打压舆论,非法解冻,审计,私营企业生存环境,安全等法律问题和纪律问题,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请彻查!

以正视听,以正民心!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