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最近火热的“乡贤”究竟是什么?其实,它与“贤”无关,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贤,简单来说,“乡贤”就是从家乡走出去混得相对较好的那些人。

被称为“乡贤的”这部分人,大部分在当地原本势单力薄,生存艰难,是弱势群体。他们大都是白手起家,凭借个人的努力,或碰到了好的机遇,在外面赚了一点钱。如果要将“乡贤”做一个对照,“乡贤”大抵相当于几十年前的富农,大部分不如“富农”。

“乡贤”最近成为流行词,说明各地缺钱,需要资金支持。有钱人,捐一点钱,支援家乡,倒也是正常的。不过,一些地方的网撒得太宽,他们把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封为“乡贤”。

日前,网友阿笃说,他月薪只有几千元,也接到了家乡的电话,被捧为“乡贤”,这让他受宠若惊。之前,从来没有人跟他联系过。他知道,这句“乡贤”不是白叫的——已经盯着他的腰包了,无外乎是叫他捐款。

阿笃本想拒绝,但又碍于面子,去参加了乡贤座谈会,会后是乡贤集体捐款,阿笃捐了5万元。

捐款后,阿笃就后悔了:咋算那门子“乡贤”?每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别人的住房公积金高,更何况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平时抽根红双喜都心痛。而那些叫他捐款的人,大都抽着华子,抽和天下,眉头都不皱一下。

阿笃说,大家面对“乡贤”这个热辣滚烫的称呼时,往往会迷失自我,这顶高帽子价格昂贵。他认为,面对“乡贤”的这个称谓时,大家还是要保持克制和冷静,量力而行,不要被几句美言裹挟着捐款,捐了又后悔。当然,钱多的例外。

让阿笃还担心的一点的是,这些捐款,究竟怎么用?能否公开透明?他心里没有底。再者,这些钱用于什么地方?一些地方捐了几百万、上千万建祠堂,他认为没有必要。文/徐上峰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