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转载来源:十点人物志(sdrenwu

两个月前,贺岁档电影正式进入宣传期,一则“贾玲减了100斤”的词条迅速占据热搜第一。

短短5个字加1个数字的冲击力,把同期《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电影衬的黯淡无光。人们铺天盖地的疑问只有一个:贾玲到底瘦成什么样了?

导演即女主本人为作品瘦了100斤,无疑成了电影最好的营销,纵观国际影坛,恐怕都找不出几个相似的案例。

而在之前,人们对手握大爆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导演贾玲的评价常常两级分化:一部分人视其为“天降紫微星”,能导会演是全能型选手;一部分人将电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赶上疫情第一波放开,电影本身也有成熟的小品本子打底,实际上情节烂俗煽情,贾玲着实被过誉了。

3年后,有关贾玲导演能力的争议尚未消散,她便带着第二部作品《热辣滚烫》再战贺岁档。

但这次噱头十足的野心之作,似乎并没有为她带来一边倒的好评。宣传前期“神隐”的策略,随着舆论的发酵开始反噬贾玲,努力、励志的情绪逐渐被“别有用心”取代。

自己苦心筹备一年的作品,到头来人们仍将探讨聚焦在她想弱化掉的身材上,而不讨论故事内核,不知道贾玲会是什么心情。

或许抛开剧情聊电影作品,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一个好笑的胖子,红了

2010年春晚,一个相声节目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捧哏的是一个光头男人,逗哏的是一个笑起来脸颊溢出两个小梨涡的女人,这在春晚可不是常见的配置。

那一年,贾玲28岁,表演的相声《大话捧逗》成了当年春晚上的黑马节目,获得春晚喜爱节目评选戏曲、曲艺类三等奖。伴随着台下观众的一阵阵爆笑,贾玲也在一夜之间,红了。

其中还发生了个小插曲。因为怕节目被临时换掉,贾玲没跟父亲说上春晚的事儿,当天表演结束后才敢给家里打电话报喜,却没想到没人接,南方人没有守夜的习惯。

这是命运馈赠的礼物,贾玲如获至宝。从此,她的知名度暴涨,人人都熟悉起了那个微胖、爱笑、有喜剧天赋的女孩。

舞台上的聚光灯明亮刺眼,贾玲只觉往事历历在目。而她作为女喜剧人的前半生,是一个小镇女孩被挖掘至台前的故事。

她与喜剧的缘起,来自姐姐贾丹的引领。当时襄阳市内有位表演老师,手下只有3个学习名额,贾丹便拽着从小喜欢模仿的妹妹去报名,本意是让她长大后能有个吃饭的本事。据姐姐说,当时老师一眼相中了贾玲的长相,认定她是干这行的料。

按贾玲的说法是,她给老师讲了个笑话,把老师逗乐了,才获得老师的喜爱。坊间也流传着另一个版本,是姐姐背着一大袋花生给老师送礼,走后门得到的名额。

总之,正是这次“歪打正着”的学艺之路,让贾玲爱上了表演,并坚定了之后要走的道路。而中国喜剧行业也即将多出一位影响力巨大的女演员。

19岁,贾玲二战中戏,被戏剧与相声两个专业双双录取。有种说法是当年招生办打电话到家里时,正巧贾玲不在,有浓厚湖北口音的母亲接电话,阴差阳错地将贾玲送进了喜剧相声班。

贾玲与喜剧的缔结,来自师父冯巩的坚持。冯巩是相声喜剧班的负责人,一班三十几个学生,女生只有7人,目前活跃在台前的,仅剩贾玲一个。

刚毕业的两三年里,贾玲虽获得过几个相声界的奖项,但因为行业疲软,名气无法带来生计,生活逐渐困顿。姐姐贾丹北上劝诫,甚至提前在家乡给她找好了交通局的行政工作,试图戳破贾玲的表演梦。

在姐姐的施压下,师父冯巩站出来替贾玲打保票:“我不能跟你保证别的,她干这行能养活自己,万一将来真的没饭吃了,以我的能力,保证她吃饭是没问题的。”话说到这份上,贾丹只好放弃。

而贾玲不曾辜负众人的期望。她深知女性在相声行业里的局限,刚作为相声演员出道那会儿,贾玲发现梨园压根儿没有女更衣室,每次换戏服,都要在厕所里进行。

而她也无法成为表演中相对更为出彩的逗哏,大多数时间里,只能作为捧哏活跃在行业里。她形容那时的感受:“好像进错了澡堂子,但你又想在这儿立足,怎么办呢?只能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搓澡工。”

于是,她决定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酷口相声。用夸张的肢体语言,热闹的表演,加上对当下流行影视剧桥段的模仿放大,将传统相声变为相声舞台剧,虽谈不上变革,却也自成一派。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2009年,贾玲与搭档白凯南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晚会上表演《大话捧逗》,节目是她众多“酷口相声”里的代表作,经过多次磨合修改,剧本十分成熟,在北京各大剧场里演过很多次,每一次台下都笑声不断。

因临时调整,节目被挪到知名相声演员姜昆的节目之前。候场时,姜昆与贾玲有过简单的对话,他问:节目怎么样?她回:挺好。他接着问:适合上春晚吗?她回:挺适合的。

客套话被当了真,姜昆被贾玲的耿直弄得一愣。

节目的演出效果的确很好。演出结束后,当天夜里10点多,台里有人让贾玲给姜昆回个电话。正是这通电话,改变了处于失意期的贾玲的人生轨迹,姜昆说:你这个节目确实不错,我给你推荐到春晚。

争议、困境,把自己作为方法

春晚无疑是提升大众认知度最有效的渠道,从此贾玲成了各大晚会和综艺节目的常客。

2012年,一档以明星模仿秀为看点的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横空出世,第一季刚刚播出,就以0.77的收视率和5.8的收视份额,夺得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佳绩。空前的热度,让几位常驻嘉宾也跟着红遍大江南北,其中就有贾玲。

节目里,贾玲可谓“抛形象,洒洋相”,性格大大咧咧的她扮起男人来毫不扭捏,扮光头、蓄胡子都不在话下。最惟妙惟肖的一期,贾玲扮演民歌歌手阿宝,腰间缠着红布带,头上系着白毛巾,举手投足间的生动形象,足以让人短暂忘记,这是由女生扮演的。

爆红也带来了副作用。拍摄《百变大咖秀》期间,她结识了瞿颖,对方是湖南人,对当地的美食如数家珍,两人节目录制结束经常相约一起吃夜宵。两年后节目录完了,贾玲胖了30斤。

倒不是压力肥,贾玲就是单纯的爱吃。好友张小斐也见识过贾玲在录节目过程中的饮食,休息间的桌子上摆满了辣鸭脖、小龙虾、麻辣板筋,好像只有重油重辣的食物才能让她有胃口,也能更好地刺激创作。

身材变化后,贾玲几乎是以极快的速度与身材和解了,一个扭腰的动作别人做起来都不好笑,只有发福后的她能做出反差、可爱感,观众才能笑出声,这一度让她很是得意。

此后,贾玲在作品中的形象也被“改装”了,以往她扮演着扭捏作态的小媳妇,把头发油光水滑地梳到脑后,抱怨丈夫的不争气。后来变为豪放不羁的大龄女青年,恨嫁、易被忽视,作品也多用自嘲的包袱。

而当女性变身大众认知里的“丑角”,那些此起彼伏的笑声里,也多多少少夹杂了一丝嘲讽的意味。这些贾玲未尝不知。

胖,成了贾玲的标签,也是她可以持续发挥的主题,她必须利用起来。好友瞿颖也说:“她现在的标志反而就是胖,大家能够记得住,不会觉得胖子有威胁感。”

不过,这种针对于自身特性的消耗,也在不断反噬着贾玲,有关她作品立意、深度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往往是她一出场,观众就大致知道要讲“什么故事”:因外形被边缘化的女性,在啼笑皆非的叙事中,收获能量与肯定。

2015年,春晚节目《喜乐街》的播出,让贾玲更陷风波。作品中一段“女神与女汉子”的PK对话,令观众颇为不适。贾玲饰演的大龄剩女,全程用“男生找我掰腕子”、“失恋没人同情”等自我贬低的方式与“女神”的待遇制造落差和笑点,被当时的观众斥责“背刺肥胖女性”。

同样身为胖女孩,却被指责嘲讽肥胖女性,让贾玲很委屈。但同时,她也逐步醒悟到,随着时代、认知的变化,观众对于喜剧边界的接受度正在逐步缩窄,前辈们验证过有效的喜剧模式,在个人情绪高度释放的现如今,或许并不适用。

现实是,观众们越来越难被逗笑了。随着喜剧市场的多元化,短视频段子、脱口秀等新兴喜剧类型蓬勃发展,同样能满足大众对于好笑的需求。但这些形式更适用于轻量级综艺场域,创作难度降低,碎片化传播也注定无法产生留存。

喜剧里的幽默离不开讽刺,但受限于各个方面,能讽刺的东西并不多。为了不出错,喜剧正逐步演变为“包饺子”般的合家欢模式,适用性更强,却也是真的让人笑不出。

于是贾玲将镜头对准自己,对准一个极其私人,却非讲不可的故事。一个赚足无数人眼泪的,关于母亲的故事。

2021年大年初一,由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上映,7天斩获30亿票房,并最终以54亿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第三。

抛开电影的内容不谈,贾玲是聪明的,可以说《李焕英》的成功离不开她步步为营的营销。

她很知道观众想要什么,电影的宣发都与她自身高度相关,与母亲的往事、与姐姐的生活细节都被披露,和张小斐的前史闺蜜情也成为媒体大肆报道的重点,恰逢疫情缓和,人们需要在冷暖人间中释放情绪,能笑出来,哭得爽,都是出口。而贾玲给了所有人一个“要看”的理由。

她早已把自己也当成了作品,愿意迎合当下的时代情绪创作,哪怕成功前提是她需要贩卖一部分自我。

这次的新电影《热辣滚烫》,也是同样的营销逻辑。贾玲太懂了,她知道自己的身材一直都是观众讨论的焦点,而“瘦了100斤”这个听起来颇具传奇感的细节,绝对能掀起观众们极大的好奇心。

有关身材的保密工作做的密不透风。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制造反差,除了预告片中的一个剪影,全网竟找不到任何一张贾玲减肥后的照片。她甚至为此隐退一年,不接综艺,也不上春晚,吊足观众的胃口。单是为了看贾玲能瘦成什么样,《热辣滚烫》就已经在闷声赚大钱了。

了解市场前景,能拿捏观众的嗨点,同时又能对自己狠下心来,只要情节不过分烂,难保贾玲不会再赢一次。

电影好看,但也有问题

如期上映的《热辣滚烫》,的确给了所有观众一记重拳。当拥有腹肌的贾玲在大荧幕出现时,电影院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观众又一次被贾玲拿捏了,上一次有关亲情,这次有关自我。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宅家10年的肥宅女青年,在经历了亲人、朋友、爱人的一系列背叛后,通过练拳击瘦身成功,挑战冠军拳手失败,却学会自爱,找回自我的故事。

与电影高票房成正比的,是观众们对作品好坏的争论。爱之者,视其为女导演贾玲又一次突破,电影完成度很高,减掉100斤是她为电影所做的努力,而非营销,该夸。厌之者,认为整部电影除了贾玲瘦身成功外,再无其他可取之处,该骂。

电影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主演安藤樱是日本影后级女演员,影片中的她将颓废丧女的状态展现的淋漓尽致,那是一种“烂泥烂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去扶它呢?”的废柴感,安藤樱也凭借此片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

于是,当贾玲版本的女主出现时,难免要被拿来比较。

从情节上来讲,电影的前半部分比较“套路”,尤其是喜剧部分。为了塑造女主压抑的生活环境,原片的基调整体暗沉,极少有亮色。而《热辣滚烫》瞄准贺岁档,刻意添加了喜剧元素来中和女主前期的窘困,但出轨、酒后乱性、被道德绑架等情节,加上频出的黄色笑话,使得电影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

对比安藤樱,贾玲的表演似乎也欠些火候。原片中女主的丧是一种自我选择,因为觉得自己废,而任由自己废下去。但贾玲的改编,变成了周遭人对她的“背刺”,自己因“废”被针对,被逼走上自我觉醒的道路。

但电影的确也很热血,女主后期的蜕变历程与血泪交融的拳击场景,着实点燃了观众心中的那把火。“只想赢一次”这个贯穿全片的诉求,随着荧幕上不断闪现的减肥片段,从一句简单的口号,实化为一次真诚的尝试,一次豁出去的拼搏。

《热辣滚烫》最打动人的,不是多么精巧的情节设计,多厉害的拍摄技巧,而是贾玲的生命力。以贾玲现在的地位和资源,未尝不可用先进技术达到一样的视觉效果,但她却选择用一年的时间,把自己活成片中女主的样子,先增重40斤,再减重100斤,以自己的脱胎换骨,向观众传达电影的立意:要自爱,要赢一次。

这是极大胆的尝试,一旦失败,电影的说服力将大打折扣,甚至不成立。

与《李焕英》一样,贾玲的这部作品也不乏商业上的考量,她太懂如何造势。电影上映后第一次以瘦身姿态与观众见面,也要搞成全网直播,极大程度的利用自身营销。

作为导演,她的创作也稍显笨拙,画面调度算不上精致,剧情发展也称不上惊喜。但贾玲选择将自己的肉身打碎重组的诚意难得,奉献了一场真挚的表演。

不可否认,贾玲又赢了。这次赢在个人魅力,《热辣滚烫》更像是一部成功的明星电影,重点在明星。

影片的结尾,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情节设计。贾玲抛弃了原版女主与渣男并肩离开的剧情,而是选择让女主独自在黑夜中,一拳一步走向未来。

电影最终回到了女性个人成长的主题上,这是值得庆幸和欣喜的事。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