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放假了,讲一个老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状元,叫毕沅,他非常有才华,也很有个性,但是呢,他遇到了和珅。
问题就来了,他该怎么面对和珅?是拒绝还是迎合?当时和珅当权时,“欲令天下督抚皆欲奔走其门以为快”,就是明确表示大家都要来拍马屁。
这个时候呢,毕沅“先生淡然置之”,这就很了不起!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多少年都过去了,和珅的权势却越来越大!
那还能坚持个性吗?
和珅四十岁生日时,“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毕沅也坐不住了,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要保持个性太不容易,于是他赶紧献诗十首,“并检书画铜瓷数物为公相寿”,还是得过去拍马屁了。
不过,也因为这事,后来和坤倒台,毕沅都已经去世了,还是被嘉庆皇帝一样拉出来杀鸡儆猴,直接抄家!
权力过于绝对,真话假话其实都终将是一种罪。
这位毕沅毕姥爷,曾经在他撰写的《续资治通鉴》里写过一个故事,宋朝末年的故事。
宋度宗时期,庙堂上一片歌舞升平,世界一片好消息,蒙古大军?这些莽汉,外强中干有什么好怕的,轻松就打退了。
一日,帝问曰:“襄阳围已三年,奈何?”似道对曰:“北兵已退,陛下何从得此言?”帝曰:“适有女嫔言之。” 似道诘其人,诬以它事,赐死。 由是边事虽日急,无敢言者。
敢说坏消息的,那就是奸细,蛊惑人心,直接就被灭掉,于是,只剩下好消息。襄阳被围城三年,宋度宗居然不知道!
其实,在只剩下好消息的时候,南宋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想起一个段子:
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你们想听什么? 好消息是从此没有了坏消息; 而坏消息呢,是从来只有了好消息。
当世界只剩下好消息时,所有的好消息其实都是坏消息。
前几天,许多律所开年会,好些朋友问我的建议,我就给他们讲述了这个故事:
都这样的局面了,如果年会不把坏消息传递给大家,还不断鼓吹自己发展越来越好,那可不是好消息。
越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坦诚以待,直面真实,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去迎接挑战,律所如此,一个社会也应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