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明智家庭教育”关注我们
01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
周杰伦《稻香》里的一句歌词,如今正在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生活状态。
降低欲望,提前退休躺平,只靠存款,到底能不能很好地生活?
一对36岁的上海小夫妻给出了答案。
安安(化名)和丈夫今年都是36岁,上海土著。
他们有一个6岁的女儿,两套房子,以及130万的存款。
一套房是商品房,租出去了,每月租金大约有1万块钱。
另一套是49平复式loft,用来自住。
她跟丈夫都比较擅长理财,所以买了一些基金等理财产品,每月有4000左右的收入。
也就是说,他们在不上班的情况下,每个月还有1万4进账。
但是夫妻俩都不爱做家务,所以请了一个阿姨来做饭洗衣以及接送孩子,阿姨每个月的工资需要7000块钱。
女儿上的是公立学校,学费很便宜,但是有在校外上兴趣班,每个月需要1000块钱。
这样一来每个月的收入还剩下6000块,全部用来花在生活基本开销和购物上。
家里加上阿姨一共四口人,还有两只猫,只要欲望不是过高,一个月6000的生活费在上海也是可以活下去的。
安安家只有49平,但是他们很会装修,把每一个空间都利用了起来。
一楼的小客厅里放了一张宽大的软包沙发,晚上用来给阿姨当床。
130万的存款,他们计划躺平20年。
对于这样的生活,夫妻俩也很满意。
以前的他们,早上早早便要起床,早饭从来都是随便对付两口就送孩子去上学,然后匆匆忙忙跑去公司上班。
一天下来累到精疲力尽,根本没有互相陪伴的时间。
安安感慨到:“卷不动了,也不想再卷了,130万不多,但是节约一点,生活20年足够了。”
自从全家躺平之后,他们时间完全自由了,再也不用送完女儿着急忙慌赶去公司打卡。
周末也不用加班,可以陪女儿出去游玩,一家人吃完饭之后可以慢悠悠地在公园里散步,灯火可亲。
用安安的话来说就是“静下来慢下来生活而不是生存。”
不愿意为了理想的明天去牺牲今天,这是他们追求的生活态度。
02
想起之前微博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存够多少钱可以提前退休?
有人说100万,也有人说500万,还有的人说根本不敢想这个问题,攒不下钱。
上海一对80后夫妻在存款达到300万的时候也选择了提前退休。
陈女士和丈夫都是上海人,她33岁,丈夫43岁,两人在上海有一套房子。
300万的存款一个月光利息就有1万块钱。
他们是丁克一族,没有养育下一代的压力。
陈女士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丈夫的母亲也已去世。
剩下的两位老人都各自有房有退休金,他们都很支持陈女士提前退休的想法。
陈女士透露,目前她和丈夫每个月的开销差不多在5000元左右,被动收益的1万可以完全覆盖他们的支出。
这样算下来,即使不花本金,只靠利息就能够两个人活到70岁。
当被问到如果遇到生大病或者突发情况该怎么办?
陈女士心平气和回答道,自己和丈夫的社保都已经缴满年限了,而且两个人平时都有健身,所以健康不是威胁生活的大问题。
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这些可以选择躺平的人本身就有很多资产了。
就算不上班也有钱进账,不能算是躺平一族。
对于普通人来讲,一个月5000,一年存6万,50年不吃不喝才能存够300万,又如何躺平呢?
豆瓣上有一个22万人的FIRE生活小组,里面全部都是为了实现提前退休而努力存钱的人。
这里的FIRE并不是炒鱿鱼的意思,而是“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我们大多数人,都过着匆匆忙忙的生活。
赚得少的,拼着命去赚更多,赚得多了,花钱买痛快的欲望就越多,花得越多,就要赚得越多。
每天像是笼子里跑轮的仓鼠,拼了命使劲,却不知并无尽头。
又像是个机器一样每天按时打卡,错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更没有去看世界的机会,只是机械化重复着昨天,望不到明天。
31岁的@大喜在按下暂停键之前,从没想过自己陀螺一样的人生是可以休息的。
她也在上海,从文案专员升到内容总监后,职场生涯算是走到头,到了瓶颈期。
回想从前的每一天,80%被工作挤占,剩下的20%是报复性娱乐,每天都很忙,头昏脑胀。
几个月的居家办公,让她开始反思:人生短短几十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
算了算自己有20万的积蓄,大喜决定回老家,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休息,重新规划未来。
从大城市到农村,物质生活落差确实很大。
不能随手一杯奶茶,没有外卖送上门,也没有灯红酒绿的消遣,但精神生活丰富多了。
看书,看剧,报考雅思,看各种材料,她终于有沉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尤其,不再报复性消费,不再用娱乐麻痹自己。
不看展,不逛街,不打卡网红店,不喝酒蹦迪的生活,意外地好,意外地更加舒适、惬意。
在上海每个月消费6000打底,回家之后一个月花不了1000块钱,还能陪着家里人,那种充实和满足,不是花钱能买来的。
最重要的是,她的心态天翻地覆。
以前总觉得,一定要离开村子,去更大、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回来之后才发现,重要的不是去哪儿,而是你自己的价值。
“前面是你在不断汲取和成长,而后面你的沉淀或许才是自己终极价值的体现。”
从一个可以任人宰割又随意替换的螺丝钉,回归一个自由、会思考的人,真的很难得。
03
古书里记着一种小虫子,叫“蝜(fù)蝂(bǎn)”。
它们很爱背东西,爬行的时候遇到小虫或草木,总是抓取过来,扛在背上。
东西越背越重,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把背上的东西拿掉,可蝜蝂还是会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在背上。
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多像我们。
回过头看,这一辈子太多人背负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身心俱疲。
下班回家照镜子,脸上都面无表情,精气神一点点消失。
要说我们能像文中的他们一样,攒到差不多的存款就洒脱地做回自己吗?
不一定。
但可以从他们的人生中,获取到一些思考。
也许是将生活看得更透彻,也许是不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攀附讨好,也许是跟自己的欲望和解,做到真正的不为难自己。
躺平不等于不努力、不工作、不竞争,而是不参与没价值的内耗。
在年轻人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自身的处境,或者暂时没有找到新的生存模式的时候。
选择躺平只是为了让自己在竞争中不被耗尽,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弱者的反抗”。
《论语》中讲“君子不争,争则公平”。
在28岁时就决心躺平的郭宇,曾写下这么一句话:
“我希望我过的每一天是平和、稳定、充实的,能够和自然在一起的、一种非常传统的生活。”
也许我们没机会做到每一天都这样,至少可以适当地解放一下自己。
重新审视生活,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试着简装上阵,做一做减法,让生活变得简单通透。
要知道,凡是你想占有的,其实都占有了你。
愿历经岁月锤炼,你我都能拥有一副丰满的灵魂,以及清瘦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