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不仅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也在外交上有着复杂的关系。其中,最引发争议的就是苏岩礁问题。苏岩礁是中国东海的一块礁石,即使在退潮时也看不见,最浅处离海面还有4.6米。它是中国江苏外海向大陆架延伸的一部分,距离舟山群岛最东端是247公里。它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有多种文献证明。1949年以后,新中国也多次派出勘察队对苏岩礁进行勘察测量,并在地图上明确标明了苏岩礁的位置和名称。
韩国在复国后开始对苏岩礁有所企图,朝鲜战争期间,韩国竟然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李承晚线”,擅自将中国的苏岩礁、日本竹岛划入了韩国的领海。1970年,韩国通过一个《水下资源开发法》,正式非法占据苏岩礁,并将其作为其“第四水下开发区”。1987年,韩国还在苏岩礁设置了航海浮标。2001年1月26日,韩国更是非法将苏岩礁改名为“离於岛”。
对于韩国非法占领苏岩礁的行径,中国一直不承认,也不放弃主权主张。1996年,中韩开始就海上划界问题举行会议,此后基本每年都举行这样的会议。但由于李滨的泄密,这些会议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李滨将中国在苏岩礁问题上不想弄得声势过大,希望先搁置争议,搞共同开发的底线告诉了韩国。这让韩国认为中国没有能力要回苏岩礁的主权,因此在谈判中拒绝让步,甚至坚持苏岩礁是韩国的。
那么,李滨是谁?他又是如何成为韩国间谍的呢?
李滨出生于1956年7月,北京人,朝鲜族[1]。他早年曾赴朝鲜留学,毕业于金日成综合大学。1976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朝鲜大使馆职员、外交部亚洲司科员、随员、三秘、驻朝鲜大使馆三秘、二秘等职。1991年升任亚洲司处长。1994年任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参赞,1997年再次来到朝鲜担任公使衔参赞。2001年10月,出任中国驻韩国大使。2005年至2006年间任朝鲜半岛事务大使,同时兼任亚洲司副司长。2006年5月起挂职担任山东省威海市副市长。同年12月,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门传讯调查,后被“双规”。2007年1月,在调查后被分配到外交部下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他因经济案等原因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李滨在担任驻朝鲜公使期间就已经被韩国情报机关收买,并成为韩国间谍。他利用自己与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的私交,向韩国提供了金正日访华的行程和内容等机密。他在担任驻韩国大使期间,更是向韩国泄露了中国在苏岩礁问题上的底线和态度,让韩国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他还向韩国提供了中国在朝核问题六方谈判中的策略和立场,让中国在东北亚外交中处处受挫。
李滨成为韩国间谍的过程并不清楚,但有一些推测和传闻。一种说法是,李滨是因为“酒后乱性”,被韩国美女勾引,一步步陷入韩国情治部门设计好的圈套,最后沦为韩国埋藏在中国外交系统的高级间谍。另一种说法是,李滨是因为贪图享乐和金钱,被韩国情报机关以利诱、威逼等手段收买,最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和国家的利益。
无论是哪种说法,李滨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和汉奸。他的卖国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对半岛的外交策略,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李滨的泄密,《中韩渔业协定》,实际上牺牲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个协定,也让中国在黄海地区中韩公海区域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至今我国渔民无法到达那里打鱼。
李滨案是一个震惊中外的外交丑闻,也是一个教训深刻的反间谍斗争案例。它暴露了中国外交系统在人才选拔、培养、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漏洞。它也警示了我们,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破坏我们的外交事业。
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犯和挑衅。我们必须加强对外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防止他们受到外部的诱惑和干扰。我们必须加强对外交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维护外交系统的清廉和荣誉。
李滨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汲取教益,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