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配置标准公布!1.73万家县医院亟待升级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WS/T 819—2023《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新版《标准》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起草,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标准》规定了县级综合医院万元及以上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医院规模提出各科室设备配置的品目和数量:
涉及基本科室42个
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影像科、核医学科、检验科等等。
基本设备品目269种
包括SPECT/CT、CT、MR、彩超、便携彩超、DR、胃肠X射线机、多参数监护系统、有创/无创呼吸机、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腹腔镜、电子支气管镜、除颤仪等等。
《标准》还强调,上述规定的设备配置数量只是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各县级综合医院可根据规模和服务需求合理配置。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送关键词“810”获取
《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完整清单
国家卫健委披露!全国县医院设备配置缺口
在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70%以上,因此县域医疗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导致县级医院专科能力薄弱、设备配置不足等现象显著。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通报2021~2022 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函》。这份专门针对全国县医院的报告指出:全国县级医院专科设置率不足、服务能力不达标,设备配置与临床需要存在差距,部分科室设备配置率显著偏低。
专科建设方面
县医院一级科室中,精神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设置率仍不足80%,仍有10个一级科室的33项诊疗项目及技术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占比不足60%;二级科室中,血液内科、血管外科、烧伤科等设置率不足60%。
设备配置方面
对照基本标准,全国县医院血液内科、烧伤科、胸外科等12个专科的21项设备配置率仍不足30%。东、中、西部地区设备配置率不均衡现象明显,且配置率及其增幅均呈递减趋势;后10%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仅为前10%医院的14.91%。
152.5亿中央财政下发!
县级市场新一轮采购潮来了
针对上述发展短板,对应的解决措施也在全面跟进。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就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市(县)级层面,31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10000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支持二级以上医院,特别是三级综合医院和县医院围绕人民群众需求高、就诊量大的临床专科加强建设。
全国多个省份也都铆足了劲,推进县医院加快提质升级。
资金方面,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服务人口超过100万的县,有达到城市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并明确,县级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最高5000万元。
今年5月,国家财政部又接连下达了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两笔共计高达152.5亿元!
其补助资金分配表中,其中一项重点便是用于支持937个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17555家县级医院。毋庸置疑,在百亿财政资金落实后,此次新版标准的下发,势必会带动全国县级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医疗设备升级更新,利好所有医械人!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2023年中国MRI报告
#2023年中国CT报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21-2022
#医用超声#内窥镜#监护#心脏电生理#康复#生殖健康#口腔#医美#家用医疗设备领域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