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随着寒潮南下和暖湿气流对撞,掀起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12月26日上午,即便是大范围雨雪过去后许久,我国仍然看得到大雪的痕迹 ——卫星云图上可见,华北平原被大范围的刷白,河北河南山东有着大片白色的积雪区,显示出之前大范围降雪的影响。

一、大范围干燥确定开始

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和之前雨雪频繁相比,天气开始一转进入另一种模式——很多地方的降水迅速减少,变得越来越干燥。从12月17日前后开始,随着寒潮全面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就进入了一种持续干燥的状态,降水量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了全国降水站点不足10个的现象。比如12月24日中央气象台表示,当天又是降水稀少的一天,14时的降水排行榜上,全国仅有6个站点出现降水,而且五个都0.1~0.2毫米的微弱降水。

12月26日,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虽然今天我国南方地区的阴云看起来有所增多,长江流域不少地方天空中云量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降水增多。

监测数据显示,12月25日-12月26日,我国除了云南、东北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降水外,云量增多的长江流域降水仍然相当稀少。而且随着降水持续稀少,最近天气的另一个特性也开始显现:我国大部地区的晴朗升温至下,午后空气湿度较低,南方多地午后相对湿度也经常不足30%,部分站点甚至不足20%,干燥程度不亚于北方。

二、全国28省几乎无降水

为什么我国中东部地区会出现持续干燥的天气?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南下的干冷气团的影响。从12月中旬开始,我国就受到了多次强劲的冷空气的侵袭,其中最强的一次发生在12月13日至17日,这次冷空气不仅带来了大范围的降温,还带来了一些雨雪天气,尤其是在山东半岛,引发了强烈的“冷流雪”。这些冷空气都是干冷气团,它们的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降水量也很小,而且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它们的水汽含量会进一步减少,并且进一步驱散中东部地区的暖湿气流,导致降水范围和强度迅速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持续减少,甚至一度出现全国降水站点不足10个的现象的原因。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认为,今天我国大部继续保持雨雪稀少的局面,仅有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海南等地有弱雨雪,也就是说有28省区市又要度过几乎无降水的一天。

三、仅12省超10毫米

另一个方面便是西风带暖脊的影响。西风带是指环绕地球的一系列高速气流,它们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对全球气候和天气有重要的影响。西风带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波动,形成一些高压脊和低压槽,这些波动会影响冷暖气团的分布和运动。从12月25日开始,西风带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暖脊,它从欧亚大陆内陆中发展起来,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回暖。这个暖脊的存在,也使得中东部地区的降水稀少,多地持续干燥。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10天(12月26日至2024年1月4日),全国大部地区的降水仍然偏少,只有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东部、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及广西北部、海南岛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20毫米,其中贵州东部、湖南及新疆西北部局地有30毫米以上。这意味着,全国34个省区市中,只有12个省区市的累计降水量能超过10毫米,其余的大部分省区市都将维持降水稀少相对干燥的状态。

同时,受西风带暖脊的影响,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也将逐渐转为偏高,中东部地区的回暖将更加明显,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能达到20度以上。配合相对干燥少降水的天气条件,我国不少地方的霾也将逐渐加重。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