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51年4月,志愿军20军58师尖刀排,在夜幕的掩护下,向美军占领的503高地摸去。

前进途中,尖刀排的战士们惊讶地发现,不远处竟然有两顶帐篷,里面的美军已经熟睡,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到来。

于是,战士们都向排长卜广德建议先拿下这“两个帐篷”,消灭眼前的敌人。

但卜广德却拦住战士们不让打,随即带领尖刀排继续前进。

卜广德阻止杀伤敌军目的何在?志愿军又为何要夜袭503高地呢?

“老英雄”,如朝鲜

解放战争后,每当提起战斗模范卜广德,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英雄”,这个称呼甚至比他的名字还响亮。

然而,“老英雄”却并不老,1950年跟随志愿军赴朝参战时,卜广德刚满25周岁。

1925年,卜广德生于山东原莱芜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自幼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中长大。

解放战争爆发,卜广德正式加入了解放军队伍。

战争期间,卜广德敢打敢拼、英勇无畏,屡次在战斗中立下奇功,3年时间内,他连续获得“一级战斗英雄”与“一级战斗模范”的称号。

“老英雄”的美誉,就这样传开了。

1950年6月,新中国建立伊始,亟待和平的发展环境。

然而,北边的朝鲜半岛却燃起战火,在南朝鲜部队屡战屡败的情况下,美国组建起所谓的“联合国军”,在仁川进行登陆。

不仅对朝鲜半岛构成侵略,美国飞机还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严重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

北朝鲜也请求我国出兵援助,所以我国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数十万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迅速组建完成,而卜广德便是其中一员。

入朝后,卜广德在第20军58师173团6连担任一名排长,长津湖战役爆发,卜广德所在的部队也加入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当时,朝鲜半岛正遭遇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寒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地面已经结冰,气温更是来到了恐怖的零下四十五度。

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不同,志愿军战士的装备十分简陋,穿的是薄棉衣、胶鞋,保暖效果有限,战斗进行过程中,卜广德的双手双脚都出现了严重的冻疮。

然而,卜广德还是坚持战斗,带领全排战士,赢得了攻占美军下碣隅里飞机场的战斗,为长津湖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在随之而来的第五次战役中,他更凭借清醒的头脑和坚毅的精神,为志愿军立下了大功。

冷静制止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爆发,经过前四次战役,志愿军将“联合国军”扼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

恰逢全军士气正盛,兵力也占据优势,毛主席提出“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并且主张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彻底赶到汉江以南地区。

第五次战役的前两个阶段进行得非常顺利,志愿军取得了重大战果,也完成了毛主席下达的任务。

而在这期间,卜广德所在的尖刀排便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攻占503高地的5个山头,为后续大部队通过创造条件。

晚上卜广德率领尖刀排,从营地出发,趁着夜色,直奔503高地。

摸黑行进中,队伍离503高地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美军在高地上面摇曳的灯火。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不远处竟然有敌人的两个帐篷,门口没有哨兵。

卜广德不敢大意,确认没有美军后,卜广德这才走到帐篷旁边,竟发现里面的美国士兵正在沉睡。

看到这一幕,战士们都纷纷提议先拿下这“两个帐篷”,击毙敌人,卜广德却拦住战士们不让打。

战士们不明白卜广德的意思,他们心里都很纳闷:为什么不趁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消灭眼前的美军呢?

巧妙指挥,夺下高地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卜广德当然明白,等这些美军醒来,再想杀他们就困难了,但他还是没有袭击。

但卜广德清楚,夺取503高地的5个山头,才是尖刀排最重要的任务,绝对不容有失。

倘若此时开枪,虽然能够消灭两个帐篷里的美军,但也会惊动503高地上的美军大部队,得不偿失。

二者孰轻孰重,卜广德心中有数。

于是,他果断下令,迅速离开此处,继续向503高地靠近,此时,帐篷内的美军仍旧浑然不觉。

由于没有打草惊蛇,尖刀排的行踪非常隐蔽,凌晨一点左右,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503高地脚下。

片刻休整后,卜广德带领战士们开始爬坡,503高地的山坡非常陡峭,又不能使用灯光照明,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当尖刀排爬到半山腰时,突然听到了高地上敌人活动的声音,也看到了大片灯火。

显然,这里的敌人非常警惕,和哨岗处懒散的美国大兵截然不同,想必美军高层也强调了503高地的重要性。

卜广德发现,这5个山头距离很近,如果逐个进攻,敌人很容易相互支援。

于是,他做出了这样的部署。

全排3个班分别进攻三座山头,拿下以后,其中两个班会合向第四个山头发动攻势,而卜广德则带领剩下的一个班负责最艰苦的第五个山头的攻克任务。

不得不说,卜广德对战局的分析一针见血,另外,此时发起进攻,也能极大程度发挥我军善于打夜战的特点。

正因如此在尖刀排发起进攻以后,503高地上的美军根本无力招架,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打得落荒而逃,1个小时内5座山头已经被悉数占领,全排没有一人伤亡。

志愿军闪电般的攻势,打得美军措手不及,但他们还是不死心,在混乱中,又组建起一个连的兵力,向503高地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然而,当美军到达高地后却发现所有山头上都不见志愿军的踪影,正当他们发愣时,机枪声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

原来,卜广德早就料到了美军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他将缴获而来的5挺重机枪,架设在各个方位的制高点,等美军上到高地,他便一声令下,将敌军打得抱头鼠窜。

全面阻击美军,掩护主力撤退

这一战,卜广德不仅圆满完成了占领503高地5个山头的重要任务,还共歼敌1个加强排,并缴获了自动步枪,轻机枪,火箭筒等武器。

不过,随着战役深入,志愿军后勤以及长期征战,人员困乏,暂时无法继续维持高强度作战。

于是,志愿军司令部及时调整战略,下令全军北撤,以作休整。

而在不久前,李奇微接过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职务。

和麦克阿瑟有所不同,李奇微丝毫没有低估志愿军的实力,恰恰相反,李奇微对志愿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他发现,志愿军采取“礼拜攻势”,也就是说,志愿军的攻势一般只持续七天,到第八天便会主动撤退。

获知志愿军的行动计划与运动规律以后,李奇微便以装甲部队开路,并派出大量先遣队。

从各个方向穿插、包抄撤退中的志愿军队伍,试图将我军东西战场分割开来,实行围歼。

5月27日凌晨,卜广德跟随58师撤退,经过华川时,58师师长黄朝天惊讶地发现,此处已有美军的炮弹。

要知道,华川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在东线的后勤中心,关系着整个东线的战局。

一旦美军占领华川,切断我军后勤路线,围攻炮兵、兵站和医护等非作战人员,后果将不堪设想。

只要按照计划撤退,58师很快便能通过华川,进入休整地带,但黄朝天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留在华川,阻击美军,为大部队撤离创造条件。

当时,58师尚未从长期鏖战中缓过神来,整个师只剩下不到1万人,要想拦住有备而来的美军,必须要提前构筑工事、打造阻击阵地。

拼死坚守阵地,立下赫赫战功

交给6连任务是,坚守华川城外的280.7高地,不惜一切代价阻击美军,然而,此时的卜广德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原来,在长期高强度的战斗中,卜广德高烧一直没退,身体极度虚弱,指导员坚持让他休息。

然而,卜广德却诚恳地说道,“正是因为任务艰巨,我才不能下去休养。多一分力量,就等于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在他的坚持下,指导员只好同意了这一请求,卜广德抱病参战。

280.7高地距离华川城不远,是一个三角形的形状,最宽处不到1公里,而敌军的阵地,就在280.7高地500米开外。

根据这个特殊的地形以及6连的兵力,卜广德布置了全排的防御力量配置,并开始修筑工事。

美军这边也向280.7高地过来,还炫耀性地开出了几辆坦克。

卜广德清楚,这是美军惯用的心理攻势,妄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见惯了大场面的尖刀排,自然不为所动。

次日,高地脚下出现了一个自称“自己人”的家伙,向山上不知疲倦地喊话,志愿军当然也不吃这套。

趁着美军松懈之际,卜广德还带着8名战士,摸去敌军的炮火阵地,消灭了两个班的敌人,端掉了10门火炮。

接下来的3天阵地防御中,敌军已经气急败坏,头顶4架战斗机扫射,地面还有几个营的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向我军阵地逼近。

不过,失去了炮火的支援,美军威慑力大打折扣,卜广德则临危不惧,冷静地指挥全排,一次又一次击退美军的冲锋。

由于不断在阵地间穿梭,卜广德不慎被几块弹片击中,身上负了伤,但他仍然坚持战斗。

当一颗手榴弹落在他身边时,他眼疾手快,用卡宾枪将手榴弹挑回了敌军中间,为我军避免了很大的损失。

三天内,敌军共发动了12次大规模攻势,但都被卜广德所在的尖刀排一一击退,85名敌军遭到歼灭,280.7阵地也被牢牢守住。

结语

而发生在280.7高地上的战斗只是华川阻击战的一个缩影。

华川阻击战,58师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血战13个昼夜,扛住了敌军10个团近3万人的轮番冲击,累计歼敌7400余人。

这场阻击战不仅粉碎了“联合国军”围歼志愿军主力的企图,也成为志愿军朝鲜战场阻击战的一个重要典范。

在华川阻击战前后,卜广德与他的尖刀排,先是攻占了503高地,随后又守住了280.7高地,贡献尤为突出。

战后,彭德怀也不禁对他大加称赞,“这可是一位用脑子打仗的排长,要大力宣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