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1969年的1月30日,李宗仁因肺炎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北京溘然逝世。两天后,李宗仁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

李宗仁作为一代抗日名将,曾官至国民政府代总统,同时也为抗战和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社会各界贤达都纷纷前来吊唁。

现场气氛肃穆庄重,让人有些诧异的是,在李宗仁的众多家属里,站在最前面回礼的却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

许多不知情的社会人士,误以为她是李宗仁的女儿或是晚辈亲戚,询问之后才知道,年轻女子竟然是李宗仁的遗孀。

这个结果不由让人大吃一惊,大家都十分好奇这个年轻女子的身世和经历。

而且,她与李宗仁之间相差了近49岁,两人又是如何相识相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要嫁给古稀之年的李宗仁?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身世之谜

李宗仁的遗孀叫胡友松,亦是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按照胡友松自己的说法,她是著名影星胡蝶的私生女,但对于这个身份,外界有许多诸多的质疑。

1939年,胡友松出生于上海,由于母亲胡蝶是上海滩的大明星,经常在舞台上表演,收入很高,所以从小衣食无忧,基本上没有物质上的烦恼。

据胡友松回忆,母亲胡蝶从来不告诉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从来也不许她问。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的百乐门,因为她经常在台下四处溜达。

有时候,胡友松还会跟随母亲出入各种高档场合,总是随母亲一起住在各个酒店的客房里,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胡友松6岁的时候因为患上了湿疹,怎么医治都不见好,母亲胡蝶在医生的建议下,就把胡友松送到了北平,让她认自己的好友沈文芝为干妈,从此母子分离,再也没有见过面。

具体的原因是,南方气候比较潮湿,不利于湿疹的治疗,所以才送胡友松去北平生活。而母亲胡蝶的演艺事业又在上海,根本脱不开身,只好委托好友帮忙照顾。

当然,为了让女儿胡友松在北平的生活有所保障,胡蝶给了好友沈文芝一大笔钱,也算是女儿的抚养费。

这个沈文芝是军阀张宗昌的九姨太,原是杂技团里卖艺的,自从1932年张宗昌被仇人枪杀后,就一直居住在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沈文芝由于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很快就将家里的钱财挥霍一空,生活一下子就没有着落的,开始嫌弃胡友松,动不动就责骂体罚,甚至拳脚相加进行殴打,让胡友松苦不堪言。

后来,胡友松从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了一名小护士,有了工作收入,这才离开了“干妈”沈文芝。

这一段人生经历是胡友松经常向外人提及的,之所以外界对她的说法有怀疑,是因为确实存在许多的逻辑漏洞,编造故事的可能性过于明显。

其一是时间不合理。胡蝶是当时社会上的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她的人生经历都有相关的记载和报道。

胡蝶1937年就与丈夫潘有声举家逃难去了香港。如果胡友松真是她的亲生女儿,那么1939年的时候,她也应该是出生在香港,而不是上海。

胡友松6岁时,那就是1945年,那就是抗日胜利了,胡蝶怎么还会送女儿去北方?张宗昌确实有九姨太,不过叫“富贵儿”,根本不叫“沈文芝”?

况且,胡蝶1966年才正式息影,1975年才移居去加拿大,如果有个亲生女儿在内地,这么多年下来,胡蝶不可能不寻找自己的骨肉,就这样一走了之。

其二是胡蝶曾经因为宫外孕而永久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怎么会突然就生下了胡友松这个私生女?

其三是胡友松说记事起就随母亲胡蝶到处奔走演出,这一点也不太合理。如果按照一个人的年龄来说,三、四岁应该有些懂事了。

但是那个时候(也就是1942至43年期间),胡蝶正被戴笠软禁在重庆,哪里来的演出,更何况还是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的阶段。

所以说,胡友松对于自己身世的说法,基本上是她自己的一面之词,许多事情完全经不起推敲,后来成了一个很难破解的谜团。

因而胡友松的自述到底是真是假,其中的真相外人也无从知晓,恐怕只有胡友松自己才清楚,但无疑她的“包装”非常成功。

不可否认的是,长大后的胡友松,眉目之间确实与胡蝶颇有几分神似,这也让她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其坎坷的命运赢得了更多同情的目光。

因缘巧合

时间回到1965年,75岁的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冲破重重险阻,从美国回到了北京,并在机场宣读声明,表示要为祖国统一作贡献。

当时,周恩来总理等一众中央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随后更是受到毛主席、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回国后,李宗仁亲自挑选地方,最后与夫人郭德洁住在北京西总部胡同的一处宅邸,希望在此颐养天年。

却没想到,刚刚回来没多久,郭德洁就被查出了乳腺癌,虽然医院全力诊治,但还是无力回天,仅仅几个月过后就撒手人寰。

从此,李宗仁郁郁寡欢,心情一天比一天糟糕,夫人的突然离世,对李宗仁这个古稀老人确实打击太大了,原本宁静的生活也乱成了一团。

眼看着李宗仁的情绪一天天萎靡不振,在周总理和中央统战部的精心安排下,李宗仁偕同旧友刘斐、黄琪翔、程思远等人前往华东参观。

一行人到了南京逗留数日,游览了雨花石、中山陵等名胜古迹,还参观了一些企业,本意是想让李宗仁缓解悲伤情绪,放松一下心情。

谁料,李宗仁回到北京后,依旧十分低落,毕竟是75岁的老人,比较怀旧,如今有时孑然一身,一时半会确实缓不过来。

于是,程思远、尹冰彦等好友就主动找到李宗仁攀谈,酝酿着给他找个老伴儿在身边照料安度晚年。

消息传出去后,李宗仁几乎每天都收到不少女士的来信,表示愿意照顾他的晚年生活,有工人、知识分子、教师等,有的还是李宗仁旧部的遗孀。

李宗仁约见了几位,但都不太满意,这件事情就耽搁了下来,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年多。

这天,程思远遇到了相熟的上海记者张成仁,两人聊天时,程思远就有些感叹,说李宗仁自从夫人郭德洁去世后,就变得孤独苦闷,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伴儿照料。

没想到,张成仁忽然就说,自己认识一个人,倒是十分合适,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去照顾李宗仁先生。

程思远是李宗仁多年的下属和战友,对此事十分上心,立即催促张成仁尽快询问,就算最后这件事情不成,但是见一见也未尝不可。

张成仁口中所说的这个人就是胡友松,两人是在一次联欢晚会上跳舞认识的,前不久,胡友松还说在医院工作太单调,要张成仁帮忙找工作。

此时的胡友松已经27岁,那个年代是妥妥的剩女,原来与上海一个男医生有段感情,但由于男方父母反对,两人不得已最后才分道扬镳。

这一天,张成仁就到医院里找到了胡友松,说是帮她找了一份新工作,并把胡友松引荐给了招聘单位的负责人程思远。

听完程思远的讲述,胡友松决定去试一试,这原本就是自己的老本行,只需要护理和照顾一个“大人物”的起居生活,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之所以不明说,一来是胡友松太年轻,担心她不想去见面。二来是怕李宗仁又不满意,到时又白忙活一场,用这样的借口可以避免双方尴尬。

但缘分这东西,说来也怪,当人们特别渴望得到的时候,它偏偏不出现,一旦觉得无所谓的时候,反而最靠近它。

那么多条件优秀的女子,李宗仁都没看上,却从见到胡友松的第一面开始,李宗仁就喜欢上了。

见面当天,胡友松为了给未来的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特意打扮了一番,还穿了一件典雅的旗袍,更加美艳动人。

程思远特意派车来接胡友松,上车以后才告诉她要去见到大人物,正是大名鼎鼎的抗战将领李宗仁,这让胡友松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当时的胡友松,完全不知道这次面试背后的真正原因,而李宗仁留给胡友松的印象也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