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时事热点头条说#

在朔尔茨接替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之后,德国进入了“多事之秋”。从外交层面看,德国不再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步步失去了独立性,成为美国的“附庸”;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德国经济在2023年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萎缩。按照目前的形势,德国经济到2024年还会进一步缩水,这将对德国民众的生活造成全方位冲击。

由于朔尔茨缺乏亮眼的政绩,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开始质疑起朔尔茨的工作能力。前几日,朔尔茨新冠检测阳性;如今,朔尔茨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德国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他的国内支持率已经暴跌了14个百分点,是支持率跌幅最大的德国政治家。

朔尔茨

然而,朔尔茨的噩梦还没有结束。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这一特殊时刻送上了一起“助攻”,发表了一篇对朔尔茨十分不利的报道。据参考消息12月23日报道,赫什曝料称,拜登政府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最初目标可能是遏制俄罗斯。

但后来的实际情况证明,德国很可能才是拜登政府的针对目标。在华盛顿看来,德国是“支持乌克兰联盟”中最薄弱的一环。去年冬天到来之前,华盛顿不止一次担心,德国会选择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认为工业发展和民众取暖比支持乌克兰更重要。

西摩·赫什

为了把朔尔茨政府“拉下水”,美国选择下“黑手”,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在当时,挪威海军出动战机到相关海域投下了低频的声纳浮标,引爆了“北溪”天然气管道附近的炸药,破坏了两条北溪管道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赫什特别指出,事实上,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数个星期,美国就已经定下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平心而论,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之后,德国遭受的损失,甚至比俄罗斯还要巨大。

长期以来,德国工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两个基石,一个基石是广大的东方市场,另一个基石是俄罗斯提供的能源资源。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建立了一套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之后,朔尔茨政府非但不调查幕后真凶,反而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产业发起了更加严厉的制裁,大幅削减了对俄罗斯能源资源的进口。

朔尔茨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导致德国国内的能源大幅上涨,这不仅给德国民众带来了用气困难,还压缩了德国工业企业的获利空间。

受能源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在去年年末迎来了一波“去工业化”。看到美国出台政策补贴工业企业的能源费用之后,大量的德国工业企业选择永久性迁往美国。

直到本月月初,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瑞士梅耶博格公司还威胁朔尔茨政府,称要把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因为美国有着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生产条件。

瑞士梅耶博格公司几乎是德国国内最后一家大型光伏企业,如果它真地搬迁到了美国,朔尔茨政府的清洁能源战略将会遭到沉重打击,德国将更加难以在未来的国际新能源市场中分一杯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朔尔茨政府对“北溪”事件的处理是相当失败的,德国到今天还在承受着俄罗斯与德国之间能源供应体系被破坏的苦果。

前不久,朔尔茨政府宣布,德国在2024年国家预算中为乌克兰预留了8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额度,这无疑会延长俄乌冲突的时间。如果朔尔茨政府继续对美国亦步亦趋,放弃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德国遭受的损失,恐怕会更加巨大。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