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颗炸弹扔到一个地方,能是误炸吗?!”
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1999年5月7日是一个需要永远铭记的惨痛的一天。
在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夜间23点45分左右,正当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们,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刚刚进入到梦乡之中。
突然,一声巨响所带来的巨大震动,将所有人从梦中震醒。
中国大使馆遭到轰炸
还未等人们反应过来,又有几声巨响传来,转眼间,大使馆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轰炸中,有三名在大使馆内工作的中国记者当场遇难,更有几十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发之后,全国各地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目标直指这场轰炸行动的始作俑者——美国。
中国民众游行抗议运动
然而,对于中国人民的愤怒,美国方面却仅仅只是出具了一份“误炸”的说明报告就不了了之了。
而我国政府虽然十分愤慨,却也只是对美国和北约这一野蛮行径进行了谴责,并要求其对受害者家属以及对大使馆所造成的破坏进行赔偿。
中国民众游行抗议
这样的态度,在许多人看来是过于“软弱”了,甚至有些人更是公然指责称是对美国产生了畏惧。
那么,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再次回顾这起事件,大家可能会逐渐理解当年中国为何会选择不对美国进行反击。
美国一家独大的局势
二战之后,英法德日等老牌强国,都在战争中受到了大幅损耗,再加上自身国力有限,一时之间难以缓过来。
这个时候,实力最强的美苏两个大国就趁势崛起更进一步,站在了国际社会的最顶端,从此也展开了两国之间的争霸之旅,世界正式进入长达40多年的“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
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在这场漫长的斗争当中,美国和西方世界笑到了最后,从此世界又变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放眼全球,再无敌手,综合国力远超其他国家一大截的美国,也正式开启了自己一家独大的局势。
从海湾战争之后,美国便开始在全球部署军事行动,以此来拓展自己的霸权主义。
美国霸权主义
而这个时候,那些在国际社会上反对美国并对美国的霸权拓张造成一定威胁的国家,就成为了其想要尽快拔除的“眼中钉”。
而当时仍然在欧洲拥有一席之地的“南联盟”,就成为了美国第一个想要打击的目标。
轰炸南联盟和中国大使馆
自从铁托死后,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就在西方的支持下逐渐兴盛起来,这在南斯拉夫内部逐渐造成了一股分裂势力。
1991年,随着苏联的崩溃,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迅速解体,逐渐分离成了五个独立的国家。
激进分子
到了1996年,阿尔巴尼亚族的激进武装势力,在西方世界的背后支持下,迅速组建“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在塞尔维亚内部进行分裂运动。科索沃战争也随之爆发。
这场战争的爆发,给了美国以及北约强行插手介入局势的借口。
从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军部队,对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连续轰炸。
被轰炸后的南联盟
结果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最终,在这场极大规模的持续性轰炸中,塞尔维亚人成为了战争的失败者,而南联盟也在北约的干扰下彻底走向崩溃的局面。
被轰炸的南联盟
而在5月7日夜晚的空袭中,中国大使馆也遭受到了美国B—2隐形轰炸机所投下的五枚炸弹的轰炸,结果造成三名工作人员牺牲,数十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次的行动,也被看做是美国报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对南联盟声援而发动的行动。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挨了炸”之后,中国政府虽然在第一时间对美国的蛮横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但是却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对其进行反击。
这让许多人看来,是出于对美国强大实力的畏惧,也让国际上的很多痛恨美国霸权主义的人感到十分失望。
抗议民众包围美国大使馆
熟不知,中国没有在当时做出反击,是“韬光养晦”的明智之举。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不管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军事实力上,我国与美国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难以逾越的差距。
不说空军和海军之间存在宛如天上地下一般的鸿沟,就连我国最强的陆军,与美国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装备代差。
中国民众举行抗议活动
尤其是当时我国的重心仍放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方面,一旦在这个时候与美国撕破脸,不但会在经济发展方面遭受重创而导致功亏一篑,在军事行动上也很难得到最终的胜利。
所以,我国采取暂时忍让而专注于自身发展的方式,来争取宝贵的时间,以此来完成对美国的追赶。
20多年过去,我国无论从综合国力还是从国际影响力来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快速崛起,也开始对美国的霸权主义造成极大的威胁。
中国崛起
如今,面对着崛起的中国,美国再也不敢像当年一样,肆意对中国所代表的建筑和领地发动袭击,即便是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吃了亏,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这番变化,也让美国真正意识到,当初中国所做出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而当年的隐忍,所换来的,也将会是最终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