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地发展,互联网日渐地成熟,实名认证问题成了网络安全的安全管理手段。
大多数网络平台为了保护消费者,也陆续开始了实名认证,但也就是在这么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时代里。
一位女士却声称自己明明没做过人流手术,但自己的医保卡里却凭空出现了9张人流单。
是无中生有还是贼喊捉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案情回顾·】——»
柳女士:没做过,不是我的
已婚的柳女士和丈夫在杭州定居生活,并通过工作在本地缴纳社保。
2022年7月,身体不适的她准备去医院看病,想起电子医保能够线上挂号,于是便使用起来。
然而在挂号时却发现,在自己的电子医保中,发票管理中竟然有9张不是自己的医疗发票。
实名认证的账户,不是自己的发票,还是令人敏感的人流发票。
这可不仅仅是网络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家庭的聚散问题。
可坚决不容小觑!
4月14日到4月16日期间,在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柳女士的电子医保里,出现了9张人流发票。
而且这9张人流发票金额各不相同,金额小的几十元,金额大的达到几千元。
而其中一张一千多元的发票当中,内容一栏里面赫然写着人工流产手术的字样。
记录上是柳女士的姓名,柳女士的信息,柳女士自己的医保账户。
柳女士身旁的丈夫在看到此情此景后勃然大怒。
“9张人流单?你背着我都干了什么好事?”
“不关我的事,根本不是我做的”
“人流单出现在你的医保里,不是你的是谁的?”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猝不及防的绿帽子让原本和睦的三口之家,被9张人流单闹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柳女士的生活陷入了沼泽,看着年仅三岁的儿子,和即将计划四口之家生活的家庭。
柳女士只能解释着不是她做的,但丈夫觉得受到了欺骗,无法接受。
从此夫妻二人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不仅在家中除了争吵就是争吵,甚至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明明不是自己做的,却出现在自己的医保里,好像真的是有嘴也说不清。
再这样下去,自己亲手经营的三口之家,可能不久就要解散了。
想到这里走投无路的柳女士赶紧求助了当地记者,希望通过记者的介入还自己一个清白,同时也让这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重新恢复正常。
医院:实名认证,就是你的
接到柳女士求助的记者,十分同情柳女士的遭遇,马不停蹄的赶到柳女士家。
按照柳女士提供的证言,一行人来到了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想要从此得到求证。
在说明事情,表达来意后,该门诊的负责人洪主任表示,愿意接受了记者的调查。
但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记者却对眼前这个声称人流单不是自己的女士,产生了怀疑。
众所周知,去医院看病,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挂号。
而恰巧该人流单发生的时间,是新冠病毒后期。
为了便民,各地都有了自己地方的健康码,并赋予了它很多用处。
就像在浙江杭州,该健康码实名认证后,除了可以调查新冠感染状况,还能够在看病前进行医疗挂号,看病后进行医保缴费。
不仅如此,当时的健康码为了防止被盗用,还进化到了实时进行变动,以防被他人盗用。
杭州健康码在实名认证后,是可以在医疗机构通过实时更新,进行挂号医疗。
故该主任表示,通过医院系统记录,这9笔人流账单,肯定是柳女士本人进行的。
不仅如此,在对柳女士挂号信息查询时还发现。
4月14日当天,柳女士先是挂了一个下午号,取消之后,又挂上了一个上午号。
如果不是本人,如此频繁的挂号行为,想要完成是很困难的。
听到这里记者不免心中有了些动摇,但本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道理,记者还是积极询问了院方,是否能够提供下当日的监控录像。
如果白纸黑字可以造假,那监控录像总是真的吧。
无奈由于事情已经距离发生过去了几个月,医院的监控录像早已经自动清除,因此无法用监控证实,究竟是不是柳女士来医院进行的手术。
调查到这里,柳女士仍旧坚称该9笔订单不是自己所为。
但医院电脑系统里的就诊信息中,名字,手机号、身份证号都是吕女士本人的。
而且凡是在院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医院是会将这一过程中所有发生的看病挂号、医疗检查、结算费用等动作,实时向患者进行信息推送。
然而在面对手机推送信息这一问题,柳女士表示自己在当时并未收到任何短信提醒。
而且自己的手机在不久前进行了清理,也无法再查证是否有收到过信息。
如果不是柳女士本人做的,那么为何在事情发生几个月后,才发现这9张人流单不是自己的。
如果对方是拿柳女士的手机到院挂号治疗,那么这期间,柳女士都没有发现手机遗失吗?
除此之外,系统显示,这9笔订单的费用都是使用的支某宝进行的付款。
难不成柳女士的支某宝也被盗用了?
事件调查到此时,柳女士依旧坚称该人流非本人所为,无奈院方只好建议柳女士报警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而原本振振有词的柳女士却支支吾吾的表示,之前已经反映给了当地公安机关,但对方表示这只是民事纠纷,不予管理。
公司:她没请假,不是她的
眼看事情陷入了僵局,柳女士便想起自己在去年四月,都是兢兢业业上班。
没有迟到早退请假的她,又怎么可能有时间到医院就诊。
“你们可以到我的公司去问,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医院。”
看着力证清白的柳女士,记者又立刻前往了柳女士的公司。
记者很快赶到了柳女士的公司,在表明来意后,公司负责人出面证实了,柳女士在2022年期间,确实没有请假记录。
口说无凭,公司还命人事,调出了柳女士当时的考勤记录,供记者查看。
同时柳女士公司的同事也纷纷表示,柳女士一直都按时上下班,没有请假。
柳女士:我真的没有做过人流
眼看着此事没有反转,柳女士还依旧肯定这人流不是自己做的,这让已经调查一阵的记者也陷入了沉思。
人流单的日期为4月14日,那么怀孕肯定就是在这一时期之前。
而2月14日又是情人节,难不成…
当然这些只是记者个人的猜想。要想知道结果是什么,还是得看真相。
目前所有的证据链都在指向柳女士是这9张人流单的主人。
这要是再查下去,怕是柳女士“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看着局面很是尴尬,记者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只好在结尾时再次建议柳女士求助公安机关。
事已至此柳女士的老公仍旧不能接受这9张人流单。
而柳女士也只能继续“空口白牙”地咬定这一切不是自己所为。
目前案情还没有其他进展,只能在这里衷心的祝福刘女士早日“洗刷冤屈”。
«——【·以案释法·】——»
如果最终结果是:人流不是柳女士做的,那么此案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盗用他人信息属于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如果文中的柳女士所言是真的,人流单并非其个人所为。
那么刘女士可以依法起诉盗用信息者,让其负出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此事在网络发酵热烈,如果柳女士因舆论选择自杀,诽谤者会不会受到惩罚?
舆论致人死亡可构成诽谤罪,理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结语·】——»
俗话说得好,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幸福的婚姻来源于好的人品。
虽然9张人流单的真假我们目前无从得知,但对于夫妻来说,双方的感情需要坦诚相待。
希望柳女士早日和丈夫解开误会,互相信任包容知足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