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的一天,江西省兴国县一名农妇正在生产队出工,远远就望见她二伯急匆匆在向她招手,像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和她说。农妇杨德招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只见他的二伯杨金明气喘吁吁的说道: 你爸爸还活着,你看他还写了信过来,看着这封信,杨德昭久久不能平息。她从出生就没有见到过父亲,她们一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弄得家破人亡,幸运的是他和母亲逃了出来,早前听说父亲去参加革命英勇牺牲了,现如今他的名字还被刻在兴国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如今二伯却跟她说父亲还活着,她急切的想知道父亲的下落…
她父亲名叫杨道明,1909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三个兄弟,他是家中最小的那个。 杨道明出生在红色家庭,两个哥哥和他的父亲都参加了革命。随后兴国县燃起了革命的烈火,国民党发动多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尤其是对革命家属家庭他们开始严厉打击,在得知杨家四人都投身革命这让国民党反动派非常仇视,随后开始对他们实行报复,当时杨道明的父亲被逼投河自尽,母亲被他们活活打死,大哥被杀害,二哥四处逃亡从此了无音讯,一家人被迫害得四分五裂。
侥幸逃脱的杨道明发誓要替家人报仇,在1929年他参加了革命,由于表现十分突出,三年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选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后由于他的踏实肯干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还曾多次获得了毛泽东的表扬,在1934年的时候,他又进一步升为闽赣省苏维埃主席。
杨道明刚上任不久,国民党为了彻底消除闽赣省的武装力量,开始对那里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在这场行动中由于寡不敌众,我军损失惨重。 面对他们一次次的围攻,闽赣苏区高级将领中间也发生了内讧,他们开始拉帮结派,内部产生了很深矛盾。此时,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等人开始计划暗中叛变,拉帮结派根本不把杨道明等人放在眼里。
第二天,杨道明发现部队驻地没有人,才知道原来在前一天晚上宋清泉、彭祜等人连夜带着六百多人下山投降去了,还没等杨道明反应过来,叛徒彭祜就带着国民党包围了杨道明等人的部队,又一次寡不敌众,我军仅剩的三十余人大部分都被当场杀害了。
彭祜叛变后也没能过上了一食无忧的生活,而是被国民党抓去监狱关了三年,被放出来后,他又辗转回到了湖南老家改名换姓,还在湖南省政协谋了一份差事。1949年10月,黄克诚被调到湖南主持大局,在一次会议上黄克诚一眼认出了这个曾经的叛徒彭祜,便派人偷偷调查他的背景身份。 随后,查明身份后的彭祜最终被捕入狱,通过他的供述,那次叛变被杀的人中还有一名姓杨的高级将领。随后黄克诚派人打听杨道明的音讯,但苦于一直没有结果,最终他们将杨道明定为革命烈士,名字也刻在了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幸运的是杨道明并没有牺牲,他逃了出来,还遇到了新任的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钟循仁接到命令在赣南边指挥部队打游击战,随后由于表现突出被派往福建担任闽赣省委书记,就这样杨道明和钟循仁在危急之中会合起来,他们俩早已由于战争被害得家破人亡,所以逃亡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他俩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向前走着,走到了一座叫音亭寺的寺庙前。
两人想着在寺庙暂住一段时间也好,随后寺庙里的品香法师出来迎接他们,法师一眼就认出了杨道明,原来早在三年前,杨道明就跟随毛泽东去拜访过他,品香法师博学多才也曾受到过毛泽东的赞赏,杨道明见到这位熟人也是高兴不。 随后两人为了躲避祸乱选择隐姓埋名,在这座寺庙里剃度出家,从那之后杨道明取名馨扬,钟循仁取名妙圆,就这样他们在寺庙里被保护了起来。
杨道明在寺庙里居住多日,心也开始渐渐平静下来。直到1966年,那时在闹运动,杨道明来路不明的身份也开始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怀疑,无奈之下,杨道明只好写封信回家乡希望有人能证实他的身份。幸运的是,当时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杀的二哥杨金明还活着,还回到了兴国县人事局工作,而这封信又恰恰交到了他二哥杨金明的手上。此时,杨道明的身份才最终得以公开,他女儿杨德昭也千里迢迢坐车过来看望了他。
杨道明与女儿和外孙女
新中国成立后,杨道明、钟循仁两名红军高级将领也曾想过给毛主席等人写信,但是想到自己多年一直呆在寺庙里隐姓埋名躲避祸乱,有点愧对于党和人民,最终他们也不再有还俗的想法,同时他们想着通过寺庙去接济一些困难的群众,也算是做些小小的贡献。1999年,杨道明在寺庙与世长辞,享年9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