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大家好,我是拂苏。

“啪!啪!啪!”

  一家餐馆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巴掌声。

  只见一名青春靓丽的女服务员,对着顾客的脸左右开弓,一掌接着一掌……

  而顾客也乖乖坐着任她扇打,没有一丝反抗。

  这近乎受虐般的画面,几乎每天都会在餐馆里上演无数次。

  其他顾客对此也司空见惯,甚至还将其当作餐馆的一项特殊“表演”。

  当女服员停下手势、顾客挨打结束后,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

  与此同时,被扇得脑袋嗡嗡响的顾客,依然强忍着难受直呼“过瘾”!

  就这还不够。

  他还顶着那被扇得红肿的脸颊,微笑地和女服务员说“谢谢”!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如此割裂的场景,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但你能想象吗?

  无数顾客慕名而来,不是单纯欣赏这场变态表演,而是争先恐后地充当那个“被扇耳光”的人。

  近日,日本餐馆推出了一项“奇葩服务”:

顾客们在吃饭前,可以花钱请求服务员扇自己巴掌。

  扇一巴掌500日元(约等于25元人民币),按次计费。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典型的“花钱找罪受”。

  但在日本,这项服务却供不应求。

  推出这项服务的,是日本名古屋的一家餐馆。

  据悉,该餐馆于2012年开始营业,曾一度面临倒闭危险。

  但自从推出人气菜品——“名古屋小姐的巴掌”后,生意突然好转。

  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众人追捧的网红店。

  由于客人对扇巴掌服务的需求量巨大,该店不得不招聘更多的服务员。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店长还针对“巴掌服务”进行了升级:

根据顾客口味,推出人妻、女高中生、女警官等不同女性制服角色,供客户随意挑选。

  但要额外支付100日元的“指名”费用。

  跟500日元一次的打脸服务相比,指名费只能算是零头,客人们自然不会吝啬。

  值得一提的是,想体验付费打脸服务的主要受众是男顾客。

  他们不仅对美女服务员毫无抵抗力,还普遍追求“重口味”:

  有人挨了一巴掌以后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加两巴掌。

  左脸被打以后要求右脸也来一巴掌,直到脸被扇得通红才作罢。

  更变态的是,有顾客指明想要体验“排队式”的扇耳光。

  加倍受虐的同时,快感也会加倍吧!

  当然,简单的挨巴掌已经满足不了顾客。

  有顾客还希望代替服务员,做那个扇别人巴掌的人。

  而对于这样的要求,店家欣然答应。

  只要有顾客想体验扇耳光的快乐,就尽情加钱吧!

  这样就可以变身临时服务员,去扇其他顾客了。

  这空手套白狼的双向收费,简直是商业奇才。

  由于生意太过火爆,老板陆陆续续又开起了分店,将“耳光文化”传遍日本。

  其他店家也纷纷效仿,并大力推崇。

  有的居酒屋推出让女店员扇一记耳光,就赠送一杯免费饮品。

  位于东京的一家店,则将业务范围从用手打脸拓展到用腿踢臀部。

  (女服务员踢一次屁股支付500日元,指名费用100日元。)

  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服务必将在日本“发扬光大”。

  甚至衍生出各种离谱的形式。

  不必惊讶,也没必要嘲讽。

  花钱求人扇脸看似很羞辱,但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必定有其背后的逻辑。

  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些顾客中存在“SM”人群。

  他们喜欢将“x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种小众的性癖好,也常见于各种少儿不宜的场景中。

  除此之外,扇耳光文化的大行其道,其实与日本人越来越难“排解”的压力有关。

  换言之,扇耳光其实是一种解压方法——

  被打的人为了遏制痛疼,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来缓解疼痛;

  而打的人也通过力量外泄,缓解了自身压力。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有多大的压力,需要采用如此极端的方来解压?

  这就要联系到日本人的职场生存状态。

  众所周知,日本有着等级森严的科层文化。

  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讲究论资排辈。

  只要你的同事比你早进公司一年,无论年龄大小,就是你的前辈。

  你得尊重前辈,乖乖地听前辈给你的吩咐指导。

  而且日本的职场霸凌也很常见:

  功劳被上司强占、替上司背锅,还要时不时承受同事们的“小动作”……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可想而知心情会有多压抑。

  俗话说得好,压抑得越紧,释放出来的魔鬼就越可怖。

  所以日本的自杀率高得恐怖。

  有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每天平均85人自杀。

  至于那些“幸存者”,则在“缓解精神压力”方面下足了苦工。

  常规的方式已经无法释放,于是当刺激又变态的渠道出现,日本人便趋之若鹜。

  其实“吃饭挨嘴巴掌”这事儿,已经算比较温和的操作。

  为了缓解压力,日本人还有更多令人大跌眼镜的操作。

  比如OtonaMaki解压。

  把自己包裹在一块透气的布毯里,模拟在母亲子宫内的形态,矫正姿势和缓解身体僵硬,同时放松身心。

  包裹30分钟要191块人民币,50分钟383块。

  比如最受女性欢迎的“哭泣解压”。

  日本有专门的哭泣房,给客人提供嚎啕大哭的私人空间,还贴心配上“擦泪帅哥”的服务。

  只要花420块,就能从邻家小弟、、霸道总裁、性感大叔……等不同角色的帅哥里,挑选一人助你痛哭减压。

  此外,日本人民为了减压还想出了“掀桌大赛”。

  比赛的规则很简单。

  参赛者坐在一个摆满玩具的小桌子前,喊出一段生气或期望的话,接着用力把桌子掀翻。

  最后会依照上面玩具翻出去的距离来计算成绩。

  这就完全取决于参赛选手的力量和愤怒值了......

  总有人说无论什么奇葩事发生在日本,都不会奇怪。

  就像日本的变态行为,已然成了他们历史的一部分。

  但其实每种文化背后,都是现实的折射。

  无处不在的消极抵抗下的偏激与变态,背后往往都有孩稚般的任性与促狭。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日本,更适用于任何国家。

  只是日本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加具象且急迫。

  值得思考的是,时代在变,人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

  当有一天这些变态行为不再能解压时,日本人又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寻求更加变态、刺激的项目,

  还是任由压力将自己压垮,期待触底之后的反弹?

  很显然,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好的选择。

  因为最根本的问题依然存在。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拂苏,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纠结的文艺女青年。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励职派”(ID:xzzhichang),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