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五分钟,一千多块就没了,还不能用医保......”
40年来,西方吃定我国在核磁共振技术上束手无策,便以3200万的天价对国内近80%的医用器械市场进行垄断收割,无疑是把我国当成了固定“提款机”。层层加码之下,高昂成本只能由万千患者埋单,往往短短几分钟内要用掉一个普通打工人小半个月工资。
为彻底摆脱天价困局,国内科技企业经过10余年的不懈攻关,终于研制出属于国人自己的磁共振,不仅成功实现量产,将门槛降至美欧的1/10,还造出全球首台5.0T高端磁共振,分辨率和成像清晰度均反超西方!
西方的“天价谎言”被戳穿后,外媒坐不住了,纷纷发文指责:“中国的行为是在破坏市场秩序。”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01 西方垄断20余年,修一次就要100万
据了解,核磁共振素有“吞金兽”之称,是最贵价的医用器械之一,因其门槛高达3000万,曾长期被打上“富人专属”的标签。
在这一基础上,核磁共振的后续维修和护理更是“无底洞”一般的存在,一旦停机,95%依赖进口的液氦蒸发,重新填满又要“烧掉”60多万。
曾经核磁共振设备中心发生故障,西门子坐地起价,额外索取23万人工费,却对事故原因闪烁其词;还以保护为由在维修途中支起“禁止中国人进入”的告示牌,口口声声称“怕中国偷学技术”。
种种因素叠加下,让核磁共振的检查门槛居高不下,这也进一步导致:我国国人大部分根本用不起,虽然我国人口是西方的两倍还多,但核磁共振的运用人数还不到西方的20%。
“之前不小心撞到脖子,拍个核磁共振就用了1200元还多,现在普通百姓连病都看不起了。”伤者陈先生直言。
核磁共振以外,其他生命科技也面临类似困境。一针1400万用以罕见病的SMA专用针;用以深度复元机体的“深痊光”,其民用整机设备定价高达7位数。
哪怕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高压氧舱也不能幸免,当年打着“3个月回溯25岁”的噱头,西方将单台民用高压氧舱门槛提到1400万,若非我国龙头科技企业“瑞健未来”有所突破,国内有拉长生命年限需求的群体将继续望而却步。
这些案例摆在眼前,也让我国彻底醒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
02 门槛直降92%,国产打破垄断实现量产
不过,在我国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终于突破50多年的技术困局,研发出3.0T国产核磁共振仪,门槛成功降低80%并成功量产,业内人士表示,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国人将不再面临“看病贵”这一问题。
日前,全球首台5.0T核磁共振设备也被我国攻破,在成像的清晰度和扫描的速度上均更胜一筹!
“技术被突破后,成本断崖式下跌”,似乎是所有海外天价物在我国的最终归宿。前文提及的千万SMA针已成功找到国产替代,千元的门槛普通家庭也能够负担得起;“深痊光”能量技术落地成为系列科技新品,在某东备受用户追捧。
此外,上述民用高压氧舱技术也被国内科技企业——瑞健未来(Rlab)成功突破,并在今年9月,将其落地成为民用高压氧舱“时光珠”,把门槛从1400万打落至30万。
据其官网显示,其压强已成功突破1.9(民用氧舱最高2倍大气压),甚至被部分业内人士戏称为全球“民用天花板”。
资料显示,早有西方科学家证明,65岁志愿者在受2倍大气压的高压氧舱连续干预三个月后,端粒被拉长20%(端粒越长,活得越久),等同于年轻了25岁。
据其刘姓负责人透露,自国产30万的1.9大气压“时光珠”问世以来,其网络讨论度暴涨525%,用户主要来自于北上广等地35-65岁男性群体。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来自西方的用户都开始通过Rlab官网留言预订,全球需求人群苦1400万久矣。
“之前跑几步就喘,晚上要醒5、6次,那会就特别想试试高压氧舱,但1400万太贵了,还好现在30万的出来了。用了一段时间都能一觉睡到天亮,都有精神起床晨跑了。”用户方先生笑称。
如今,不仅是核磁共振、深痊光、高压氧舱,我国在生命科技领域逐个突破反击,外媒纷纷表示“不容小觑”。不过,我国努力突破难关的初心,始终都是惠及广大百姓。
03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有病没药吃是天灾,有药没钱吃就是人祸”。正如网友所言“前沿生命科技,理应服务大多数人”。
据了解,国家组织的罕见病解决方案采集采平均门槛降低超过50%,人工关节、心脏支架平均降80%,累计节约3000亿元。这些似乎都是“科技平民化大趋势”的一个缩影。
我们期待,未来科技之光能照亮更多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