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天色渐明
1962年10月,狂妄自大的印度对我国边境军民发动袭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军奋起反击,打响了对印自卫反击战。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和印度军队一接触,就迅速击溃印军,取得了战争胜利。
对印自卫反击战把印度狂妄的民族情绪打服了,更把他们打怕了。
其实,早在印度挑衅中国之际,麦克阿瑟就曾做出过非常中肯的评论,他认为,印度主动发起对中国陆军的攻击,完全是脑子有病。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为什么会这样说?这就不得不从中国人民发起的抗美援朝战争说起。
给美国打出了阴影的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底,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悄悄进入朝鲜盖马高原的深山密林中,志愿军战士围追堵截,很快给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次惨痛教训。
尤其是11月1日,志愿军第39军的突袭,带给了美军王牌部队骑兵一师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时,39军官兵冒着鹅毛大雪,向美军驻守的云山发起进攻。
在任何人看来,志愿军都无法取胜。当时美军有400多辆坦克和大炮,而志愿军手中只有步枪、手榴弹等轻武器。
可是,进攻发起后,美军完全无法阻挡志愿军凌厉的攻势,志愿军战士个个都勇猛顽强的向前冲。
这种进攻气势直接让美国大兵吓破了胆,很多人看到志愿军战士冲上来,连枪都顾不上拿,连滚带爬的向后逃跑。
(志愿军战士)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38军一夜行军70多公里,穿插到美军背后,险些全歼美国王牌部队陆战一师。
麦克阿瑟恼羞成怒,竟然威胁要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
他的这一疯狂想法遭到美国政府严辞批评,1951年4月,在美军节节败退的形势下,麦克阿瑟被撤职。
作为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威名在朝鲜战场陨落,再也没有了往日风光。
而抗美援朝战场则打出了国威军威,改变了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1962年,当麦克阿瑟听闻印度竟然敢对中国陆军发动攻击后,直言不讳的取笑印度完全是脑子有病。
事实证明,麦克阿瑟的言论是完全正确的,中印开战后,印度军队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丧心病狂的对中国发动攻击呢?
取得独立后狂妄自大
印度之所以膨胀到敢主动挑衅我国和他们的殖民历史有关。
当时,印度结束了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后,英国私自划定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了印度,对于这样的非法边界线,我们自然不承认。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就不断挑衅制造冲突。
当尼赫鲁政府看准了我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的现实,不断发动对我边境军民的袭击。
(尼赫鲁会见赫鲁晓夫)
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始终保持隐忍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
而尼赫鲁却把我们的善意看做是软弱,变本加厉的提出众多苛刻条件。
中苏关系恶化后,尼赫鲁更是和苏联取得联系,妄图在苏联的帮助下实现其野心。
尼赫鲁政府不断鼓吹自身实力,让印度国民一度以为自己就是南亚霸主。这背后,还有苏联的不断怂恿,让尼赫鲁政府逐渐野心膨胀、目空一切。
其实,印度刚刚独立建国,国家实力和军队实力远不及我国,尼赫鲁所看到的所谓繁荣,只是一种假象。
但抱着一个强大的虚假梦想,尼赫鲁一度认为只要打败了我国,就更能提高其国际地位,甚至成为亚洲一霸。
(尼赫鲁)
所以,在麦克阿瑟眼里,印度主动挑衅我国必然给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麦克阿瑟当年从朝鲜战场灰溜溜回到国内后,他才开始冷静下来反思,当时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可谓武装到牙齿,无论从后勤保障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远远高于我国。
反观志愿军既没有空中优势,又缺乏后勤补给,完全是凭着强大的战胜意志。这一点,麦克阿瑟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在麦克阿瑟看来,膨胀的印度敢于挑衅中国,不仅仅是脑子有病,更是自取灭亡的愚蠢举动。
最终,战争结果说明一切。据战后相关统计,在此次战争中,印度死亡近5000人,4千余人被俘虏,而中国牺牲了不到800人。
(投降的印度士兵)
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中国军队就一路打到了印度达旺地区。如果再推进,完全可以占领印度首都。
此战,彻底粉碎了印度狂妄无知的大国梦,让印度看清了自己的真正实力。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国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及时撤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撤军背后的大格局
当时,解放军的快速进攻,完全把印度的心理防线击垮了,在印度首都,很多人都开始担心会不会亡国。
前线的印度士兵听到解放军的冲锋号,双腿都在恐惧的颤抖。
然而,解放军在取得压倒性胜利之时,竟然见好就收,突然宣布撤军。
做出撤军决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困难。当时的中印边境地区道路交通并不顺畅,解放军所需的物资装备大多都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运送。
(战场上的解放军士兵)
当然后勤保障问题并不是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起到了教训印度的作用。
经过这次一个多月的战斗,让印度充分认识了解放军的战斗力,再也不敢狂妄的挑衅我们了。
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比较复杂,如果继续拉长战线,不利于我们的整体发展。
更何况,早在1953年,我们国家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综合各种因素,在1962年11月20日,我们做出重大决定,从2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全面后撤,主动挺火。
(狼狈不堪的印度士兵)
对印度的在痛击达成了“军事政治仗,政治军事仗”的战略目的,主动后撤也显示了我们谋求和平的诚意。
撤军后,我们不仅遣返了印度的俘虏,还大气的归还了印度的武器和物资。
此次反击作战,为我们赢得了30年的和平环境,更赢得了国际好评,再一次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
参考资料:
党史博览,毛泽东说1962年中印之战是 “政治军事仗”
参考网,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一百问
观察者网,张小康: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追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