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前言:

开国上将邓华出生于湖南一个书香门第,儿时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国家动荡使他无法安心学习,便投笔从戎,成了保家卫国的将军。

邓华将军与妻子李玉芝共同孕育了5个子女,他们分别出生于延安、辽宁、天津、广州和沈阳,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地都是他南征北战的证据。

“继续前进,否则我枪毙你”

邓华征战几十年,指挥部队打过很多硬仗,却从来没有负过伤,颇具传奇色彩。但如果看他年轻时的故事,会发现他的战斗生涯充满着惊心动魄。

1926年,邓华在长沙岳云中学上学,受到比较先进的思想教育。大革命失败后,邓华毅然参加了地下党。

湘南起义后,邓华和堂兄都参加了起义部队,但在部队之后的方向问题上,邓华和堂兄产生了分歧。

当时邓华坚持跟随部队上井冈山,而堂兄却想要带着部队回家乡打游击,邓华极力劝阻,却没能说服堂兄。堂兄一拍大腿说:“既然你不跟着我走,那咱俩就在这分开,你去井冈山,我回家打游击。”邓华无奈之下之后与堂兄分手。

那个时候谁能猜测得到未来将要发生什么,邓华上了井冈山没多久,就收到了来自家乡的消息:他的堂兄刚回家就被国民党给抓住了,被杀了头,挂在城门上示众。

邓华心中十分伤感,就是一步路,决定了他与堂兄的两种命运。

在战场上,邓华几乎没有受过伤,只在朝鲜的时候翻过一次车,头稍微碰破了一点儿。如果要说离死神最近的一次,还要属刚刚参加革命那会儿。

当时邓华还只是个学生,参加第一次战斗时手足无措,枪声一响,他的连长将他按在地上,才保住了他一条性命。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邓华已然成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解放四平时,邓华4次与国民党教授,用一个半纵队的兵力将敌人打得只剩下一个警卫排,国民党指挥官陈明仁差点儿拿出手枪准备自杀。

1949年,四野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过了长江之后,邓华的部队作为四野的先遣兵团一路南下解放了广州,之后又接到了解放海南的命令。

刚刚收到解放海南的任务没多久,金门战役打响,但不到一个星期,金门作战失败。这次战场失利给邓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毛主席很快就制定好了作战计划:要求邓华吸取金门战役的经验,一次渡过一个军的兵力;主要用机帆船;争取在二月份解放海南。

不过,按照当前的情况,这三点难以实现。第一,部队和刚刚打完广东、广西又回头挥师向东在雷州半岛集合,已经是12月底了,训练无法落实;第二,帆船供应有困难。后来经过研究,邓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就是以准备好为前提。

得到毛主席的同意之后,邓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北方士兵怕水的问题。北方士兵不同南方士兵,从小就适应水上环境,他们大部分都晕船,邓华便让战士们在海上锻炼,在陆地上锻炼,训练荡秋千。

同时还要训练吃饭,三个班吃饭,一个班吃饱,一个班半饱,一个班不吃饭,然后看在哪种情况下士兵不晕船。然后,部队再改装机帆船,从十轮大卡车上把发动机拆下来,安在机帆船上。

在作战的样式上,邓华决定分批偷渡,先小部队偷渡和海南琼崖纵队配合上,然后两个营头库,再是两个团。

为了不让国民党完全掌握解放军的动向,邓华还要求兵团、军成立气象站,了解海水的潮汐、气象情况。

这次解放海南战役,邓华做了必胜的决心,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产生后退的念头。在第二次偷渡的时候,一个加强团遇到敌人的强力攻击后师长有所动摇,就问邓华是否要退回,邓华当场痛骂:“继续前进,否则我枪毙了你!”

“可惜啊!”

“太平本是将军造,哪有将军享太平。”这是邓华对“将军使命”的理解。于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邓华又挥师北上参加抗美援朝。

可以说,邓华是最先被确定下来的援朝部队指挥官,原因是毛主席具有能与美军交战的非常难得的素质:稳重、爱动脑筋、能够拍板、敢于拍板。

邓华果然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在刚接受任务后,便向彭德怀提出了两次关键性提议,直接影响到能够打好入朝初战。

起初,中央军委决定先派两个军过江,但两个军不过10万人,而敌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42万人,越过三八线的兵力也有13万人,兵力太过悬殊。于是,邓华向彭德怀提议,十三兵团的4个军连同3个炮兵师同时入朝。

事实证明,邓华的提议完全可行,正是我军以优势兵力出击,才取得了入朝初战的胜利。

两天后,彭德怀到丹东视察出国战备情况,邓华再次提出,光有4个军入朝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个军来维护后方。彭德怀同意了邓华的建议,上报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不仅接受了意见,而且决定抽调第九兵团3个军作为第二批兵力入朝作战。

事后,彭德怀夸赞邓华,说:“邓华这个人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很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保家卫国还是一个军人的天职,邓华征战数十年,早已习惯了军中的生活,对军事非常熟。然而1959年之后,邓华却分管了农业机械,这让他无比怀念军队。

直到1978年,邓华将军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部队。当军委的命令下发到家里时,邓华非常高兴,不过,他认为他已经离开军队许久,担心无法胜任,便抓紧时间看书、看资料。

有一次军委开会,邓华见到了洪学智将军,当两人谈起国防工业的时候,邓华表现得非常激动。只要是关于军队方面的建设,邓华将军都十分关心。

然而,邓华将军回到部队没多久就病倒了,由于战争年代留下的病痛,加之操劳过度,邓华的身体状态非常不好。

1980年,邓华离开广州取道上海回北京,谁知到上海不久,病情突然恶化,有时竟至昏迷不醒。

昏迷中,邓华口中一直呓语着:“我就是不死,我就是不死。”听着家人全部泪如雨下。家人太了解邓华,他多年来的愿望就是回归部队,可如今真的回来了,他却病倒了,即便在昏迷中,他仍然不对命运屈服。

邓华的儿子邓穗回忆,有时候在半昏迷状态的时候,邓华也会连声说:“可惜啊!可惜啊!”他可惜自己还未发挥最后一点儿余热,无法再效力军队。

然而,即便是在神功垂危的时刻,邓华还在为国家的未来着想,惦记着未完成的手稿——《关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几个问题》。在弥留之际,邓华留下了最后遗言竟然是:“我打了几十年的仗,人民是了解我的。”

1980年7月3日,邓华将军与世长辞,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没有完成建设祖国的愿望,实在遗憾,但他的精神将万古长存!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