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林彪绝对是最具争议的一位,其出色的军事水平为全国的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后来涉足政治之后,林彪逐渐走上了歧途,最终葬身异国他乡。林彪与其他九位元帅有怎样的关系呢?


其实林彪与其他九位元帅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不妨分为友好、一般、紧张三类。与林彪关系友好的有罗荣桓、朱德、叶剑英。


罗荣桓是与林彪关系最亲密的元帅,这也不难理解,罗荣桓与林彪是相处多年的好搭档,尤其是林彪率部出关之后,东北民主联军面临的处境极为不利。


罗荣桓不仅在军事上给予了林彪绝对的支持,而且还积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四野能够从15万扩充到100万,罗荣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罗荣桓却是十大元帅中最早病逝的一位。罗荣桓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林彪担心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过于悲伤,于是让叶群邀请林月琴来家中共度春节。


朱德在林彪的眼中更像是一个长者,林彪最早曾经是叶挺手下的一名见习排长,南昌起义之后,成为了朱德的部下。


朱德可以说是林彪的伯乐,革命战争时期就极为欣赏林彪的军事才华,尤其是王尔琢牺牲之后,林彪在朱德的提携下平步青云,从名不见经传的排长一步步爬到了军团长的位置。


红军抵达延安之后,朱德基本上很少在前线指挥作战,再加上毛主席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全党的肯定,林彪和朱德的交集就越来越少,但是他一直都很尊重这位老领导。


如果问十大元帅中谁的政治经验最为丰富,无疑是叶剑英。叶剑英曾经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严格意义上与林彪曾经是师生关系。战争年代也有多次合作。


不过叶剑英的为人比较随和,无论和谁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可能这也是他能够在政坛混的风生水起的原因。


与林彪关系一般的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南昌起义后,陈毅担任73团的指导员,林彪是该团的一名连长。


两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陈毅赏罚分明,确实曾经批评过林彪的一些错误,但是不可否认,陈毅和朱德一样也对林彪的军事才能比较欣赏。后来陈毅负伤,没有参加长征,与林彪之间的交集也就越来越少,总体来说关系比较普通。


徐向前是与林彪交集最少的元帅,两人一个是黄埔一期,一个是黄埔四期,虽说徐向前是林彪的学长,但是两人很少交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分别处于不同的战场。文革时期,两人一起制定了“军委八条”,这可能是两帅之间唯一的交集。


林彪担任红一军团长的时候,聂荣臻就是他的政委,虽说长征时期两人因为一些决策上的事经常爆发争吵,但是这种争论只是停留在军事层面,并未涉及个人矛盾。


平型关大捷、平津战役是林彪的两大高光时刻,其中都有聂荣臻的参与。罗荣桓因病不能继续主持四野工作后,林彪曾邀请聂荣臻来担任四野政委。


可能是因为党中央有别的安排,也可能是聂荣臻早已看出了林彪的野心,于是拒绝了林彪的邀请,总体来说,两人关系不温不火。


与林彪关系比较紧张的有刘伯承和贺龙。刘伯承曾经担任红军的总参谋长,其实最初刘伯承是反对游击战的,然而林彪是毛主席游击战术的坚定拥护者,这就导致两人在军事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林彪偶尔也拒绝执行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虽说打了几场漂亮仗,但是也让刘伯承非常不满。真正让两人产生隔阂的是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


为了避免我军走上苏联的歪路,这次扩大会议主要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刘伯承和粟裕成为了众矢之的,林彪和彭德怀一起对刘、粟进行了批判。


与林彪关系最不好的可能要数贺龙了,这还要从贺龙的老婆薛明说起。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薛明曾经举报林彪的妻子叶群当过国军的宣传员,贺龙对于此事的态度当然是倾向于自己的妻子薛明,这就导致林彪和叶群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文革时期,贺龙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为刘少奇发声,结果让林彪抓到了把柄,最终贺龙在狱中饱受折磨,含冤而死。
说到这,基本上已经简单讲述了林彪和其他八位元帅的关系,还有一人需要单独拿出来说。这个人就是彭德怀,因为他与林彪之间的关系远比其他几位要复杂。


彭德怀在军队中的资历比较老,并且为人正直,虽说与林彪的性格截然相反,但是林彪一直比较敬佩彭德怀。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是个敢打硬仗的统帅。而且两人的战法也比较相似,都是坚持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


长征时期,林彪与彭德怀相互配合,为中央红军主力跳出包围圈争取了大量时间。四渡赤水期间,我军在土城战役中损失惨重,林彪甚至公开写信支持彭德怀作为红军的总指挥。建国之后,就是否应该出兵朝鲜一事,两人产生了分歧,但是这也并没有让两人关系破裂。


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遭受到了错误的批判,林彪是在批彭的过程中第一个发言的,后来彭德怀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和林彪也有直接的关系。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被批,深刻的展现出了什么叫做“破窗效应”,虽说林彪是个极善投机的人,但是这一次林彪并不是主动要批判彭德怀的,只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在提到土城战役时,林彪不顾自身安危,明确表示支持彭德怀指挥红军的那封信的确是他所写,甚至在会议上说:“批评彭德怀是在帮助他,以后工作还是需要他来做。”只是后来这种批判逐渐升级,林彪也无能为力了。


“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逼迫彭德怀批判林彪,但是彭德怀却以身体状况为由故意拖延,可能这也是出于和林彪的战友情吧。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