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岛内三组候选人上周完成登记,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本周所有支持度调查一致显示,原本被认为麻花状纠缠的柯和侯,差距竟然被大幅拉开。蓝白合流局后,柯支持度急降,不仅这些年来好不容易挣得的蓝营支持者背向而行,连年轻柯粉支持者也逐渐流失,形成支持者双头跑掉的罕见景象。 蓝营的「侯康配」领先白营的「柯盈配」6%~13%不等,与绿营的「赖萧配」的差距则在误差范围之内。这样的结果让上周还摆出强硬姿态,自认支持度遥遥领先侯的柯阵营不知所措,从柯的「酒店说」、「两亿美金说」乃至吴欣盈的美籍无事生波,几乎没有一件事对「柯盈配」的选况有加分。 一场登记何以产生那么戏剧性的效果? 一向自信满满的柯P,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步田地的?本来会带来详细分析。

柯P为什么毁诺,让蓝白合流局?

按照之前各项调查得出的结果,蓝白合是100%的能打败赖,而且最少赢超过100万票以上,蓝白分是100%的同归于尽。岛内有资深媒体人就曾大胆预估明年的选战最终结果如下:赖600万票,侯450万票,柯350万票(正负在50万票左右)。侯的天花板不会超过500万票,柯的楼地板不会低于300万票。也就是说,无论蓝色阵营如何的自我安慰,自我感觉良好,明年仍无法打败赖,明年笃定是赖胜利。而柯为什么毁诺呢?原因很简单:

一、柯以蓝营籍与侯合,那么他就没了阵营的选战补助金6亿元(以300万票,每票50元乘4年)及他个人的选战补助金1亿元。以白营籍来选,虽然必败无疑,但有这7亿元,2028年卷土重来,鹿死谁手?犹在未定之天,这就是柯打的如意算盘。二、柯的家人及其手下,不愿意柯屈当副的,他们宁可柯另外推荐副手给侯。但柯强求要行政机构负责人一职,蓝营不肯给。柯在人财两失的考量下,宁可选择放手一搏,至少能争取到未来4年有七亿台币的丰厚阵营补助金,重振旗鼓,再战2028年。三、最后一个原因才是柯压根儿看不起侯,加上柯阵营里面的一众主战派,抵死不从柯当侯的副手,三下五去二的盘算后,选择弃侯而去,让赖当选。其实,这也可归咎为柯的墨绿色出身。所以,一直幻想蓝白合的人智慧太低了。显见蓝营里,也不过尔尔,亦无高人啊!

柯本来手握不错的开局,最后是自己打败自己

柯在这场选战里其实有个不错的开局,因为连任的绿营已显疲态,而主要的在野阵营所提出的候选人侯又太过孱弱,只要柯能持盈保泰持续压制侯,未尝不可能在三角督选战里异军突起。 更甚者,柯身为白营龙头更负有拉抬同阵营民代选况的重责大任,有这么多跟随者,他一路拼战到底并非搅局,也理当得到不同阵营支持者的尊重。

对柯而言,这场选战能赢最好,不能赢也要尽可能拉抬白营进一步成长。 想清楚自己的战略目标,自然能制定自己的战术目的。 首先,柯必须猛攻绿营的当家缺失,挑起民众的相对不满感,把自己变成反绿第一品牌。 其次,要明白区隔他与侯的不同,但却要小心「照顾」蓝营支持者的感情。最好的方法是把侯形塑成「扶不起的阿斗」,不动声色地压制侯的支持度,伺机在选战最后关头弃保侯。 即使最后还是无法登顶,能选到第二名,成为最大反对力量,那都是柯和白营的重大成就。外界以此理解柯在这场选战中的战略,但意外的是,柯并没有诚实地面对支持者,甚至也没有诚实地面对自己。

第一、柯一路就蓝白合议题与蓝营眉来眼去,营造蓝营支持者对于蓝白真的可以合的遐想,先是在一场蓝白会商里意外地签下「阵营协商」,几天后却又挡不住内部压力撕毁自己签下的协议,这让蓝营支持者感觉严重受骗。 待侯、马及朱前赴君悦饭店演出那场苦肉计,传统蓝营支持者更加同情侯处境,更对柯忍无可忍,双方最终只能割袍断义、各走各路。第二、在柯私自签下蓝白阵营协商,准备出任侯副手之后,白营及年轻柯粉才赫然发现,不管是因为一时贪图名利,抑或是柯无法承受蓝白流局的压力,他们眼中那个「要把台湾还给年轻人」的柯P,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这已经不是柯「一时糊涂受骗」可以言说,根本是把支持者当「弃子」,出卖他们。

柯阵营一路犯错,酿成如今苦果

从10月初蓝白开始谈判以来,白营可以说一路犯错,无论是「黄金会」的强势、撕毁白纸黑字的六项协议、乃至君悦饭店的「分手擂台」,一次又一次的重挫柯的支持度。 但白营却一直无法走出同温层,还因为支持者的反应热烈,误认为自己捍卫了阵营主体性,必然是短多长也多。柯一贯标榜科学,所以拿支持度做为决策的依据,而没有一贯的路线或立场。 反正柯的口才够好、柯粉够铁,岛内目前状况又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社会,反复不反复的根本无所谓,所以才会在短短一个多月的蓝白谈判中不断反复,一下子要蓝白合、一下子贴郭台铭、一下子又放邹开莲,最终却推出吴欣盈。

因为不确定基本盘的模样,所以只能靠支持度和网上的数据,但当支持度调查失准或是难以判断得失的时候,白营的决策就会出现大问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柯与郭台铭的关系,白营直认为,柯的支持度超过侯,而郭台铭也有7~10%的支持者,若柯和郭台铭能够合,支持度必然超过3成以上,足以和赖一较高下,也必然能边缘化侯。基于这样的思维,柯根本不管郭台铭最后涉及多少案子、姿态好不好看、社会形象如何,在登记前的最后几天,几乎天天都拜访郭台铭,还一同在君悦摆了分手擂台。即便看了郭台铭的精彩演出,柯和白营依旧不离不弃,登记当天还先去跟郭台铭解释侯公布的那则简讯,第一时间在郭台铭的退选声明下按赞、留言,要把郭台铭跟自己绑在一起。 结果支持度一翻牌,柯不仅没有吃到郭台铭的7~10%,支持度还不升反降,被「侯康配」大幅拉开。

柯从“超越蓝绿”变成“羞辱蓝绿”,“惹恼蓝绿”

柯一贯标榜超越蓝绿,经常以贬抑蓝绿人物来彰显自己的自己的优越,最经典的名言就是「垃圾不分蓝绿」。 柯的言词犀利、近乎刻薄,但因为浅白易懂,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所以也能获得不少的掌声和年轻族群的支持。掌声越多,柯就越刻薄,日积月累下来,原本自称「墨绿」的柯,早就成为绿营支持者最讨厌的人物,仇恨值远高于蓝军的大多数人。 白营的超越蓝绿,其实早就没有多少绿了,剩下的只有中间民众和蓝营支持者。

过去一段时间的蓝白拖,蓝营支持者对柯还是抱持一定的期待,但柯和白营摆出的高姿态、不断贬抑侯和蓝营,必然引起部分蓝军的反感。 撕毁协议和最终的君悦饭店分手擂台,不仅羞辱了马、朱和侯,连蓝军支持者也会觉得被玩弄和羞辱,对柯和白营由爱生恨。柯和白营看不清楚自己的利基、搞不清楚分寸,硬生生把「超越蓝绿」变成了「惹毛蓝绿」、「羞辱蓝绿」,从根本上伤害蓝绿支持者的情感,把他们拒之于门外,让蓝绿支持者高度归队,柯支持度暴跌自是必然的结果。

绿营本来就厌恶柯,经此一役之后,蓝军大概很难再对柯和白营保持期待,流失的好感也难再回来。 过去白营一直不太在乎阵营定位,认为凭柯的本事可以在蓝绿之间游刃有余,但当蓝绿各自归队后,白营的空间必然被大幅限缩。「超越蓝绿」不等于「不蓝不绿」,更不该是「羞辱蓝绿」。 从来没有搞清楚阵营定位、唯柯喜好马首是瞻的白营,是该时候厘清一下自己定位、光谱位置和诉诸族群了,否则过去一个多月的一连串误判跟惨剧,必然还会一再重复发生,每一次也都会重创柯和民白营。

柯流失蓝营支持者和年轻柯粉,形成两头弃的盘势,支持度还会继续往下探底

外界总是以为柯精于算计、心中有「一盘局」,但真正的柯其既无战略,也无战术,意志薄弱,心无定见,甚至边走边改剧本,出了事,就开始耍赖卸责。 再往人心险恶面想,柯更是一个蓄意诈欺的人物,明明是说谎背叛,却还宣称「柯粉不放弃,阿北就不放弃」事实上,先放弃的正是柯本人,与支持柯的年轻人毫无干系。如今还端出柯粉当垫背,显示他毫无选战人物的担当,负责其该负的责任。 这么蹩脚的任务,也难怪时不时要家的妈妈太太出面帮他收拾残局。

阵营本来就有自己的立场,白营基于自己的利益来选,外人可以不同意,但应该被尊重。 柯此刻支持度大跌的原因不在于他的阵营立场出了什么问题,而在于他既欺骗了蓝营,也欺骗了年轻柯粉。蓝营支持者认清了柯真面目,不愿再受骗,年轻柯粉遭到背叛,也逐渐离他而去。 这两头弃的盘势既成,柯的支持度还会继续往下探底。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