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问题一直是我国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即使是美国也不敢说台湾省不是中国的。然而立陶宛这个芝麻小国却为了吸引某些国家的注意,公开设立台湾办事处。
对此,我国强烈反对,并当即终止了与立陶宛的建交关系,撤回中国大使馆。如今中立关系出现解冻迹象,经过两年的冰封,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终于出现了解冻的可能。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立陶宛不再受制于来自中国的任何经济压力。
中国海关已经从黑名单中删除立陶宛,解除了针对立陶宛的贸易限制措施。
兰茨贝尔吉斯明确表示,立陶宛受到的“经济挑战”已经结束。他还补充说,尽管两国贸易关系并未完全恢复正常,但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立陶宛获得了足够的“补偿”。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立陶宛对华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53%,达1.1亿美元。不过,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71%。
可见,中立贸易虽有所恢复,距离全面正常还有很大差距。“禁令不会再次发生吗?没有人能百分之百确定。”兰茨贝尔吉斯说,立陶宛企业对与中国贸易仍持谨慎态度,生怕贸易禁令“重上演场”。
尽管中立关系出现解冻迹象,但台湾问题仍是两国关系改善面临的最大障碍。
兰茨贝尔吉斯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明确表态,立陶宛政府不会因为与中国关系的改善而更改“台湾代表处”的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立陶宛政府批准台湾当局在维尔纽斯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引发中国的强烈不满。
中国多次要求立陶宛纠正错误,拒不理睬的立陶宛最终蒙受了贸易禁令的惩罚。如今,尽管禁令解除,但立陶宛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太大改变。
兰茨贝尔吉斯的表态无疑向中国发出了强硬信号,此外,兰茨贝尔吉斯还透露,最近台湾当局外交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试图访立,遭到立陶宛的拒绝。
这一举动或许体现出立陶宛对中国关切的重视,但是否意味着立场转变,还有待观察。尽管在台湾问题上立陶宛仍然嘴硬,但不可否认,近期立陶宛在对华态度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上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立陶宛派出由经济部门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这是中立关系降级以来,立陶宛首次派官式代表团访华。
在博览会期间,立陶宛代表还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无疑是向中国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此外,兰茨贝尔吉斯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还透露,立陶宛正与中国进行长达两年的谈判,目的是推动两国关系的重回正轨。
由此可以看出,立陶宛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去两年亲台政策并未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而令国家经济遭受重创。
现在,浪子回头,希望能通过与中国的磋商,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面对立陶宛的转变和努力,中国是否会给其一个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立陶宛能够深刻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真诚地采取行动纠正错误,中国肯定会给他们一个机会,重启两国关系。
不过,立陶宛必须注意,中国最关心的仍然是台湾问题。这也是中国容忍立陶宛在经济上“脱钩”的原因。
如果立陶宛不能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共识,仅仅是经济关系的修复并不能根本解决两国矛盾。
此外,外交关系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立陶宛必须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比如,从根本上解决“台湾代表处”的问题。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总的来说,中立关系的全面解冻,关键在于立陶宛自身的表现。我们期待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过错,采取有效措施恢复两国关系。
双方能否就台湾代表处达成某种妥协还存在变数。这也将是中立关系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的最主要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