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2013年,是原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同志诞辰100周年。6月21日,成都举行了纪念廖老的特别座谈会。

作为从当地走出的老书记,廖志高将心血都倾注在了巴山蜀水之间,为四川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即使到了晚年,他还依然抱着病体多次入川,试图探索出一条让四川更好发展的道路。

三次担任一把手

廖志高出生于1913年,四川冕宁人。他早年就读于设在西昌的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阅读革命书刊、参加学校运动,是学生群体的骨干。

1934年,廖志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肯定和表扬。

新中国成立前夕,经毛主席提名,廖志高来到到西康担任省政府主席。

入康后,他集中力量击溃和歼灭了胡宗南盘踞在当地的残余力量,完成西康全境解放,基本粉碎了当地的反动势力。在这一系列胜利果实上,西康人民迎来了社会秩序安定、生活改善的新局面。

川、康合省以后,廖志高出任四川省委书记。

在“大跃进”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政策偏差,四川的经济建设从1959年开始遭到重大挫折,连续三年陷于困难境地。

廖志高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恢复四川农业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

当年,四川省委开会检讨工作,廖志高在会上作了报告。

他勇敢地站出来反省,承认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犯了不少错误,包括制定的工农业计划指标过高、加重了农业生产的困难、在科教文卫方面存在“瞎指挥”问题等等。这份报告在干部们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不久之后,廖志高就身体力行,到雅安地区调研,指导地方干部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征购任务、扶持发展家庭副业、解决困难户。

他的一系列举措,大大增强了四川干部群众度过困难时期的信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怀人民的地方领导人,在特殊时期被打倒,遭受了各种不公平待遇,甚至一度失去了人身自由。

直到1974年,廖志高才获得解放,出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这也是他第三次担任省份一把手。

晚年仍在反省错误

在福建,廖志高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全面整顿”方针,冒着风险大胆启用了一大批在特殊时期遭受迫害的老同志,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上,为后来福建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2年,廖志高因病调回北京,任中组部顾问。此后,他多次进川治病、疗养。

由于在四川工作多年,廖志高对于那里的百姓有着很深的感情。即使到了晚年,他还不忘翻阅四川在“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资料,找一些老同志回忆当年的情形,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廖志高在成都邀请了一些在四川省委工作过的老干部,探讨自然灾害时期的调粮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四川从1959年开始粮食连续三年大减产,但是外调任务却连年递增。因为外调粮食太多,川农自己的留粮锐减,最终发生了很多令人悲痛的事情,成为了四川发展历史上抹不去的阴影。

廖志高回忆起当年的悲剧时,认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没有错,但是省委当时在某些政策上处理不当,给群众造成了比其他省份更严重的损失。

而这些错误,只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公共食堂解散的太晚,比大多数省市晚了半年到一年;第二,社员自留地恢复太迟,没能及时发挥社员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反“瞒产、私分”搞错了,给基层群众造成了极大损失。

廖志高认为,以上三条失误,给四川百姓的困难带来了“火上浇油”的灾难,是不该被遗忘的沉痛教训。

后来每每回想起这些事情,他的内心都十分沉痛。正因如此,晚年廖志高最大的心愿,就是四川的领导干部能够吸取经验,不要重蹈覆辙。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