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以来经济不景气,创造社会财富的困难比起前些年以来成倍增长。于是各种想办法将别人口袋里的财产转移到自己口袋里的就更加活跃起来了。
这里面就包括香港保险这碗被富人喝剩下的毒鸡汤。早几年,这碗毒鸡汤是在富人圈里消消流传的。现在已经传播到某些中产群体的身边来了。
香港保险的种类很多,花样也非常多,听起来也高大上。但总结起来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为了投资收益,一种是为了人身保障。当然也可能兼而有之。
不过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香港保险无论是哪一类,结论都是:智商税。
首先我们先看官方态度。早在2016年,人行就已经禁止大陆居民用银联卡买香港保险了。
此后中国保监会也发布过公告,严厉打击境内机构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行为。
当然,那段时间这些香港保险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富人,悄咪咪的明示或暗示人家转移资产来获客。
到现在那一批韭菜已经割完了,所以又悄咪咪的在各种私域流量里忽悠中产去买了。而且往往还故作高傲的设个门槛,说我们只为有钱人服务。
不过严格说来,这种偷偷宣传香港保险的行为是有可能被抓的。
看完了官方态度,我们再来看一下香港保险自身的情况。
首先看保障类的,事实上,根据香港法律,保障类保险在大陆异地签单是非法的。香港法例41章保险公司条例规定:
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荐人寿保险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保险签署地在香港为合法保单,签署地在香港境外为非法保单。
所以现在很多香港保险的托儿强调要本人去香港签保单,当然,这个机票钱都够在大陆买保障险了。
当然,有些人非得要去香港买保险,就信这一口儿,那还要注意一点是,香港保险是无限告知的,而大陆是有限告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陆的保险啊,它那健康调查里面包括啥就是啥,里面没有,但是你有其它疾病,没事。而香港保险呢,就是你没告诉他的事儿,他认为有一定影响的,都不给你赔。就比如你买了保险,生病住院之后去找理赔,结果保险公司发现你小时候被隔壁王二蛋踢过一脚,但你买保险的时候没告诉人家。保险公司认为那一脚是造成你生病的主要原因。那就不给你赔。
所以保障类的保险,想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基本上不可能。
然后我们再看看收益类的。很多人其实也是冲着这个高收益去的。这个值得买吗?当然也是不值得。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投资的收益是有来源的,你投资个小餐馆,餐馆挣的钱,就是你的收益来源。你投资隔壁老王,老王把钱在家放了一年,然后突然就增值了。那不可能。
所以投资类产品都会有一个投资标的,说明这些钱投资到哪里去了。是炒股了,买债券了,还是借给隔壁老王了。
但是香港收益类保险呢,它是不会真正告诉你钱投哪里去了的。目前来看,现在他们用钱的地方可能是给早几年那些投进来的钱擦屁股。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