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拉开了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襄盛举。
当天,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内,毛主席会见了一批来自各个阶层的代表,在这一干代表之中,有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人。
说他普通,是因为此时的他,身着一件灰白的中山装,和北京街头的老者别无二致。而说他特殊,则是在他身上有一层令所有人都不免侧目的特殊身份。
当主席走到他身前与他握手的时候,一向幽默的毛泽东与他开起了玩笑:“将军在紫禁城里戎马半生,如今有幸相见,倒是和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一般。”
听到主席的话后,老者不由哑然失笑,过去的时光有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回放,如今的他,在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之后,终于在红旗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真意。
而他就是前满清王朝禁卫军作训大臣,宣统皇帝的皇叔,有着中国近代骑兵奠基人之称的——爱新觉罗·载涛。
迷惘的前半生
载涛别号野云,1886年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作为满清王朝的皇族成员,载涛一出生就站在了常人不曾看到过的顶点之上。
彼时中华大地正处在列强瓜分的窘境中,但作为北京城中最核心的八旗子弟,载涛和其他的纨绔子弟一般,其奢华的生活并没有因局势的恶化而受到任何影响!
再加上有那个坐镇紫禁城的哥哥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乃醇亲王之子)庇佑,载涛从小就获得了大量的社会和政治资源。
庚子之乱后,慈禧太后认识到以清廷现在的状态,已经无法维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统治,新政变法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对于新政慈禧却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决不能让汉人染指核心政治圈。
然而八旗子弟在两百年的腐化生活中,已经完全从努尔哈赤时代的武勇之人退化成了不学无术,只知道玩鸟喝茶的纯种“废物”。
皇族中人虽然接受过不错的教育,但大都生长于宫闱和王府之中,不知人间疾苦,更不懂形势之艰,让这群人出来掌控朝政,恐怕大清只会亡的更快。
但万幸的是,清廷内部还有一位看得上去的少壮皇族,他就是载涛。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由于生前无嗣,载涛的二哥载沣之子溥仪被推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清宣统帝。
正所谓父凭子贵,宣统年幼,其父载沣自然晋级为了监国摄政王,成为当时满清王朝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