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李玉茹与丈夫曹禺)
李玉茹是深受戏迷追捧的京剧名家,她出场就有戏,亮相就精彩,与言慧珠、童芷苓并称“上海京剧院三大旦角头牌”。
早年李玉茹师从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名家,工青衣、花旦、刀马旦,主演过《鸳鸯泪》《奇双会》《战宛城》《霸王别姬》《翠屏山》《白玉簪》《李慧娘》《樊江关》《梅妃》等众多优秀京剧剧目。
李玉茹走红完全是阴差阳错,她的情感世界更是跌宕伏起,直到54岁遇到著名作家曹禺,她才拥抱真爱……
01
(上世纪20年代的北平)
1924年7月25日,李玉茹出生于北京一个落魄的旗人家庭,上面有一个姐姐名叫李璧茹。李玉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靠给别人做针线活抚养她和姐姐。
母亲喜欢京剧,没钱不能进高档戏院,她就常带着李玉茹去露天戏园看演员唱折子戏。听20分钟就有人来收钱,母女俩丢给对方几个铜子接着听。
受母亲影响,李玉茹也渐渐迷上了京剧。那时候她们家有个邻居叫李墨香,对方是有名的票友,经常请京剧名家来家里搭戏。
小时候的李玉茹身材修长,眉目俊秀,声音清脆好听,李墨香义务教她唱老生。
李玉茹天赋很好,那时她还不认字,很多唱段老师只要唱两遍,她就能学会。
(早年李玉茹)
1932年李玉茹8岁了,一天她和母亲去天桥听戏,意外得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在招生,李玉茹心动了。
这所学校是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建的,不仅不收学费、管饭,每年还发给学生两套衣服。
考试的时候,李玉茹唱了一段《定军山》,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当时戏校保留了很多旧戏班的制度,每个入校生都要签一份“生死契”:在校期间,学生的生病、死亡、逃跑均与学校无关。
李玉茹的奶奶思想很陈旧,百般阻挠李玉茹读戏校,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说自己对不起死去的老伴和儿子。李玉茹替奶奶擦了擦眼泪,就一步三跳地去戏校报到了。
(王瑶卿与中华戏校学生合影)
在戏校,李玉茹师从王瑶卿、吴富琴、郭际湘、律佩芳等老师学习花旦兼刀马旦。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曾是该校的校董,也经常过来教课。
李玉茹非常珍惜学戏机会,课后“练私功”从不惜力。为了练习跑圆场,脚后跟都跑烂了,她也不肯休息。
李玉茹与戏校的几个小姐妹暗中较劲,她们谁也不肯睡懒觉,早上天不亮就跑到附近的陶然亭练早功。
自己的课上完了,李玉茹还经常去师哥师姐那里蹭课,日积月累,她在同届学员中会的戏最多。
(李玉茹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称为“四块玉”)
尽管如此,李玉茹是戏校第三期学生,前两届的师哥、师姐渐渐开始挑大梁了,她配戏只能演宫女、丫鬟。
李玉茹很有观众缘,舞台上的她动作轻盈,眼睛很大,戏迷都管她叫“大眼睛宫女”。
02
1936年秋天,李玉茹在广和楼搭戏表演《四郎探母》。当天唱铁镜公主的侯玉兰和唱萧太后的白玉薇嗓子都哑了,无法上台。
还有半小时要开演了,台下坐满黑压压的观众。教务主任沈三玉是当天的执事,急得团团转,他噔噔噔跑到后台,大声问李玉茹:《坐宫》会不会唱?
(李玉茹30年代剧照)
李玉茹整天演宫女,对铁镜公主、萧太后的戏早已烂熟于心,郑重点了点头。孙主任说:赶快上妆,顶上去!
过门响起,李玉茹扮演的铁镜公主款款上台,眼尖的戏迷一眼就认出她是“大眼睛宫女”,随即就是一片倒彩。
李玉茹的心一紧,随即平复心情,她的唱腔清朗甜润,眼神举止生动传情,数百名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接下来,李玉茹又唱《回令》,她表演的萧太后更是一句一片彩,前几排的戏迷纷纷站起来李玉茹鼓掌。
李玉茹演毕回到后台,沈三玉迎上前动情地说:立功了!立功了!李玉茹激动得泪光盈盈!
(这里见证了李玉茹的辉煌)
阴差阳错,两位师姐成就了李玉茹,她在广和楼一炮走红。
此后李玉茹不再演宫女和丫鬟,开始和师姐一起挑头牌。“李玉茹”三个字出现在戏单最显眼的位置。
不久李玉茹唱全本的《王宝钗》《玉堂春》《穆桂英》,她的名字开始有了号召力,只要戏单贴出去,戏票几个小时就能卖光。
很多戏迷从天津、保定赶到北京,专门看李玉茹的表演。年纪轻轻,李玉茹火爆京城!
1937年北平沦陷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专门排演《苏武牧羊》《文姬回汉》等表现民族气节的剧目。
(金仲荪((1879年—1945年3月),爱国校长未能见证抗战胜利)
李玉茹最喜欢演这些戏,她用自己的唱念做打,感召民众奋力抗争,誓死不做亡国奴。
渐渐的,日伪政权看不下去了,决议让敌伪广播电台接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1940年暑假,李玉茹即将毕业,金仲荪校长突然将大家召集到学校。他站在台阶上悲愤地说:戏校即日解散,抱歉,我不能将大家送到社会,以后的道路要靠你们自己去闯了。但大家不要忘记,我们不是低贱的戏子,是堂堂正正的戏曲演员!
李玉茹清楚是怎么回事,她和同学都流下悲愤泪水。
当天下午,李玉茹在吉祥戏院主演京剧《得意缘》。该剧讲述宋朝末年一户人家,不愿接受元朝统治躲避深山,女儿与书生郎君结缘下山的故事。
(李玉茹剧照)
唱到悲情处,李玉茹想到金校长的悲愤讲演,想到解散的母校,泪水扑簌簌而落。
观众被带入戏中,个个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戏演完了,他们谁也不走,在剧场内一遍遍鼓掌。
03
1941年春节期间,李玉茹带领如意剧社赴上海演出。短短几天,她挑头牌主演了《琥珀珠》《美人鱼》《鸳鸯泪》等多部新戏。
舞台上的李玉茹唱念做打俱佳,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在上海收获拥趸无数。当地戏迷送的花篮剧场内摆不下,一直排到戏院外的马路上。
(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出)
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正在上海蓄须明志,李玉茹借机向他行弟子礼。断断续续半年里,李玉茹跟随梅兰芳会学了《霸王别姬》《奇双会》两部大戏。
梅兰芳不仅教戏,还教做人,他嫉恶如仇、急公好义的优秀品质,深深感染了李玉茹。
此后李玉茹长期在上海发展,她加入有名的天蟾舞台,与李少春、叶盛兰、叶盛章等名家组成“十大头牌”,成为上海京剧界璀璨星斗。
1949年,李玉茹搭档周信芳在上海的中国戏院主演《投军别窑》《南天门》《宋士杰》等传统京剧。
(李玉茹早年照片)
(李玉茹、周信芳剧照)
谁知刚唱几场,周信芳的母亲病逝,周信芳只得赶回杭州奔丧。李玉茹独自挑头牌,剧场内依然天天客满。
剧院老板激动地表示:“李玉茹”3个字就是票房保证,就是人气担当!
解放后,李玉茹在上海组建了李玉茹京剧团,为当地戏迷奉献了《白蛇传》《三姐下凡》《铸剑》数十出优秀京剧剧目。
1952年李玉茹响应号召,穿上军便装,背上行囊,参加贺龙元帅率领的赴朝慰问团。他们穿过枪林弹雨,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为前线的志愿军战士慰问演出。
经历战火洗礼,生死考验,李玉茹的思想和业务再次得到提升。
(李玉茹《贵妃醉酒》剧照)
(戏剧电影《宋士杰》海报)
不久,李玉茹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李玉茹京剧团并入上海京剧院。她成为剧院的骨干演员,与言慧珠、童芷苓并称“上海京剧院三大旦角头牌”。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李玉茹、周信芳合演的《宋士杰》拍成彩色戏剧片。该片公映后,深受全国戏迷追捧。
04
由于李玉茹醉心于京剧表演,个人感情开始得很晚。网上很多文章说,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北京京剧团著名琴师李慕良,还煞有介事地将两人单人照PS成合影。
其实这是假消息,李慕良长期为京剧大师马连良操琴,他的妻子是知识女性朱庆德。他们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琴师李祖铭、北京京剧院著名净角李祖龙。
(青年李玉茹)
真实情况是,李玉茹年近30才走进婚姻,丈夫是圈外人,从事会计工作。婚后李玉茹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李莉,次女名为李如茹。
上世纪60年代,特殊年代来临。李玉茹因在旧社会唱过戏,遭受不公正待遇,整整14年没能登台。
远离心爱的京剧事业,李玉茹一颗心沉浸在压抑、苦闷中。
祸不单行,李玉茹第一段婚姻没能走到头,到上世纪70年代,她又重回单身。
这时李玉茹已年过5旬,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孤身到了,哪知她的生命中的真爱在54岁那年降临了。
(李玉茹)
1978年,54岁的李玉茹担任上海京剧院三团团长。这年秋天她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看到了著名作家曹禺发表的小说《王昭君》。
李玉茹主动找到曹禺,打算将这部作品改编成新编历史剧。很快两人在一座茶楼见面了,彼此感慨良多。
原来李玉茹与曹禺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相识了,且彼互相倾慕。
曹禺比李玉茹大14岁,1910年出生于天津。23岁他创作出经典话剧《雷雨》,25岁创作《日出》,青春年少名震文坛。
(曹禺)
1947年,李玉茹在吴性栽任董事长的天蟾剧院当演员。这年曹禺从美国归来,在吴性栽创办的文华电影公司任编导。
曹禺经常组织文人沙龙,李玉茹也在受邀之列。
一个是名满天下的青年作家,一个是端庄优雅的一代名伶,两人互生好感,互相倾慕。
然而曹禺当时有婚姻,尽管不幸福,但李玉茹始终不越雷池一步。
此后几十年里,曹禺与第一任妻子大家闺秀郑秀离异,后与才女方瑞再婚。1974年,方瑞不幸离世。
(曹禺与女儿万方)
李玉茹与曹禺互相讲述人生过往,感慨命运弄人,双双泪光盈盈。
几十年过去了,两人都是单身,心中的好感、倾慕丝毫没有减少。爱的种子稍经春风撩拨,便迅速萌芽、破土。
1979年12月7日,55岁的李玉茹与69岁的曹禺,在北京市西城区街道办领取了结婚证。
05
幸福婚姻滋润了李玉茹,上世纪80年代初,她改编创作了京剧《镜狮子》,并在剧中饰演主角弥生。该剧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天津等地巡演,引起巨大轰动。
(李玉茹《镜狮子》剧照)
80年代中后期,李玉茹离开舞台,开始从事戏曲教学和京剧理论研究工作。
北京铁狮子胡同的一处四合院,窗明几净。李玉茹在客厅指导学生表演,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曹禺在一旁笑眯眯观看,脸上满是欣赏与赞叹。
书房里,李玉茹与曹禺共同研习书法,一起读书、创作,婚姻生活洋溢满满文化气息。
曹禺晚年后身体越来越差,人生最后几年是北京医院度过的,李玉茹始终陪伴身边。曹禺多次对李玉茹说:好日子总是太短,你我要是早几年在一起就好了。
(李玉茹与丈夫曹禺)
李玉茹动情回答:好的婚姻永远都不晚,能与你牵手,我这辈子值了。一句话说完,两人心中既有钝痛,又有温暖,四目相对,泪水交流。
1996年12月13日,一代文豪曹禺因脏器衰竭在北京病逝,享年86。
为了丈夫在天堂安心,李玉茹好好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虽然年过花甲,她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李玉茹认真学习拼音、电脑打字,创作出版了个人专著《李玉茹谈戏说艺》,以及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小女人》。
晚年的李玉茹坚持游泳健身,研习书法,为丈夫曹禺整理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
(李玉茹(1924年7月25日—2008年7月11日))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到站后都要下车。2008年7月11日,京剧名家李玉茹在上海病逝,享年84岁。
临终前李玉茹没有痛苦,她从不惧怕死亡。因为她认为,到那时自己会去天堂与心上人曹禺相会。
2024年2月,李玉茹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她塑造的“王宝钗”“穆桂英”“白素贞”等,依然被戏迷喜爱和铭记。
李玉茹的弟子吕爱莲、吴江燕、孙爱珍、陆义萍等均成长为剧团的中坚力量。在恩师感召下,他们继续为发展、繁荣京剧事业而努力!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