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而他的传奇,很大程度上都和他的酒量有关,一生中很少有在酒桌上服输的时候。
不过,许世友在晚年时,却心服口服地说:“我还真喝不过铃戈这个女娃!”
那么,这个铃戈究竟是何方高人呢?能让一辈子不服输的许老将军心服口服?
说起来,她还真不是一般人,就是叶剑英元帅的二儿媳——钱铃戈。
很多人都知道,这些在同一个战壕里奋斗一生的开国元勋们,因为感情太深厚,喜欢相互结亲家,能做叶帅的儿媳,钱铃戈自然也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红二代”。
钱铃戈的父亲,就是被誉为“延安三大神探”之一的保卫干部钱益民。
钱铃戈1945年出生在延安,小小年纪就坐在马背上到处转战,这也铸就了她男孩子一般的坚强个性。
建国后,钱铃戈跟着父亲去了大城市,因为她很有艺术天赋,喜欢画画、唱歌、跳舞,父亲就把她送去了少年宫,学习画画。
不过,画了一段时间后,老师就有点头疼了。
为什么呢?原来,钱铃戈太有个性,她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听从老师的指导,而是喜欢凭借自己的感觉,画出自己心中构想出的画面,所以,她的画显得很不专业,经常不及格,但是,钱铃戈却毫不在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另外,钱铃戈还喜欢唱歌跳舞,后来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毕业后成为部队文工团一个歌唱演员。就是在这个时期,钱铃戈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叶帅的二儿子叶选宁。
叶选宁比钱铃戈大7岁,出生于1938年,母亲曾宪植是清末重臣曾国荃的后人,不过,当时父亲叶剑英正在忙着抗战,叶选宁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9年,11岁的叶选宁才被父亲接到了北京。
(图:叶帅左边就是叶选宁)
叶选宁也是一个富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叶剑英休息时,就爱和他一起搞个“二重奏”,叶剑英拉胡琴,叶选宁吹笛子,父子俩自得其乐。
叶选宁长大后,一直没有遇到称心如意的对象,直到认识钱铃戈后,这个多才多艺又热情大方的女孩子,才占据了叶选宁的心。而且,因为叶剑英和钱益民很早就认识,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两个人很快就走进了婚姻殿堂。
不过,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两个人也不免受到了冲击,叶选宁被下放到天津一个农场喂马,结果有一次在给军马轧草料时,右臂不慎卷入轧草机,被生生轧断了!虽然经过抢救,右臂给重新接上了,但也失去了活动能力,成为一个“独臂人”。
好在他还有钱铃戈,不离不弃地照顾他,最终让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后来还成为少将,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
在那些年,钱铃戈一直没有丢掉绘画这个爱好,后来她在演出时不慎受伤后,就告别了舞台,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
钱铃戈的绘画风格,充满了天马行空的自由张扬,显得非常空灵写意,很有西方抽象主义的色彩,当时已经是改革开放时期,艺术界也流行起这种画风,因此,钱铃戈很快就赢得了许多艺术大师的欣赏,比如国画大师黄永玉,就给了钱铃戈很多指导,两人亦师亦友。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画家冯远曾经评价说:“钱铃戈的作品满溢着春之气息,爱之暖意,生之勃郁,如有来自天籁的曼妙之音,使人透过这率性、直觉,抒情意味十足的抽象表现手法与色彩的混响鸣奏,去展开万般联想。”
而且,钱铃戈不光艺术成就很高,更是有一个好酒量,叶剑英每次举行家宴,钱铃戈这个儿媳妇都会成为焦点,代替公公招待客人,大家无不对她千杯不醉的酒量所折服,其中就包括许世友。
许世友久闻钱铃戈的大名,有一次专门请她到自己家里做客,还特地找来不少酒中高手作陪,想试试这个女中豪杰到底有多大的酒量。
酒席开始后,大家纷纷向钱铃戈敬酒,钱铃戈来者不拒,杯杯不落空,喝到最后,许世友和那几个老将军都东倒西歪了,钱铃戈仍然挥洒自如,不见一丝醉意。
在酒桌上从来不服输的许世友,也不禁当即服输,说:“我还真喝不过铃戈这个女娃!”
据说,许世友直到临终前,还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人说:“要是能和铃戈这孩子再喝一次,就好了……”
如今的钱铃戈,已经80岁高龄了,仍然驰骋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至于酒,喝得就不多了。
(参考资料:《叶剑英传》《近看许世友》《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