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个国企一把手落马。
1月28日,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护航》播出第二集,披露了晋能控股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的贪腐细节。
作为企业一把手的郭金刚,把“公家当自己家”,不仅将企业当作“独立王国”,把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把企业的工程当成“钱袋子”和“提款机”,收受贿赂上亿元。可以说,在郭金刚的眼中,权力就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迎接郭金刚的必将是党纪国法的严惩。
梳理郭金刚的贪腐之路,“一茅五”是重要的关键词。所谓的“一茅五”,指的是泸州老窖1573、茅台、五粮液三种高档白酒,在郭金刚的影响下,他所在的原同煤集团各级干部上行下效,请托办事收受红包成风,喝酒只喝“一茅五”,对单位的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茅五”之风并非郭金刚和原同煤集团的专属。如今,部分官员把喝名酒、抽名烟、消费奢侈品视为“高级享受”,并以此标榜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对于这些现象,需要引起足够警惕,避免“一茅五”之风蔓延。
一方面,被“一茅五”之风浸染的干部极易走上贪腐道路。
人的贪欲一旦膨胀,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难以掌控。就拿郭金刚来说,他把“一茅五”当成“标配”,其它的吃穿用度也要“符合档次”。吃肉,要吃内蒙古新鲜的羊肉;吃鱼,要吃不带皮的银鳕鱼;吃菜,要吃有名号的“三厌两好11道菜”;穿衣,则要买奢侈品牌的男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说,在郭金刚染上了奢靡之风的那一刻,他的贪腐被查的结局就几乎已经被注定。
另一方面,“一茅五”之风极易污染政治生态。
“一把手”在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具有源头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倘若“一茅五”之风侵染了“一把手”,很有可能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比如,郭金刚的贪腐行为,就对原同煤集团的政治生态造成了破坏。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临近春节,又到了反腐倡廉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更应自警、自省、自律,把“年关”变“廉关”,杜绝“节日腐败”,防止掉入“人情陷阱”。倘若陷于纸醉金迷难以自拔,必然会落得像郭金刚一样的可悲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