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事业编转参公,竟然好多人不愿意,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好多人说执法类事业单位,转参公是画大饼。正式文件没下来前,听听就好。

机构改革正式开始了,我县城市综合执法局为改革单位之一。

综合执法局现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法规股、综合管理股等5个股室,下属单位为行政执法队。

行政编制领导3名,事业编制52人,非在编雇用人员63人。因为有综合执法大队,改革方向必定是参公或者转行政单位。

单位让所有人报岗位,报“专技”岗位的,以后走专业技术路线,报管理岗的有机会转成“参公管理”或者公务员。

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报了“专技”岗位,基本没有人报管理岗。 都说机构改革改了几回了,都不彻底,前景一点也不明朗。

要么就是公务员,要么就是事业编,弄个不伦不类的参公。比如农业局、林业局、动监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有的市县都改成中心。

大家都有点担心:

第一,机构改革喊了这么多年,雷声大,雨点小。改来改去,前途不明。就拿局长来说,原来是事业编正科,后来又派个行政正科,还有一位从行政正科转为事业正科,大家不明所以。

第二,现在已经是中级职称的,假如能转成参公管理或者公务员,工作还要从普通科员算起。肯定少了好几百,根本不划算。特别对于准备评上职称的和准备退休的,毫无吸引力。

第三,领导职数有限,提拔困难。无论怎么改,领导职数是固定的,局内一正三副,都改成公务员的话,提拔也非常困难。与其在公务员科员混滚动工资,还不如去努力争取职称来得实惠。

第四,公务员在晋升渠道上,有严格的年龄及工作年限要求,但是参公人员,在事业的发展上更多的是参照事业单位的提拔惯例,二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

第五,参公单位都将取消,当领导还好,改革后依然是领导,随时可以调来调去。如果是一般干部,变为参公管理,身份既不是行政也不是事业,如何安置是个大问题,去留都难。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在城市综合执法局评职称非常困难。中级职称比副科好弄,后面就没优势了。别的事业单位如医疗、教育、农业等部门,评职称很容易。

在城市综合执法局,职称设置有数,大家都守着事业编评职称,僧多肉少,走职级晋升的道路 ,难上加难。

对此你怎么看?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