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据中国日报消息: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联合研究通过梳理2020至2023年刊发在英国主流媒体上的超过1000篇报道发现“正面报道几乎为零”,英国主流媒体的“负面论调”主导了版面。这些负面报道,主要集中为“政治议题”,而关于中国经济、军事、人文等相关报道也受到影响,但相对而言情况并不算太严重。这份研究报告中,几乎为零的正面报道着实令人不寒而栗,被研究的可都是英国主流媒体啊!

在此次研究调查中,很多媒体的名字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这些主流媒体的歪曲报道,导致外国人无法“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在一些国家、地区针对华裔和亚裔的暴力犯罪急剧增加。某种程度上这种片面、不客观、恶意歪曲事实的报道,对于中国是一种伤害,同时对于个人权益也是一种侵害,但是很多西方国家并不禁止,甚至有意鼓励这种行为。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外界会“抱团”抹黑中国,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吗?

第一:此前就有过类似的新闻曝出,欧洲学者奥伯格表示:数年前美国曾通过了一项15亿美元的法案,主要内容就是让西方记者撰写负面报道,向民众灌输中国的负面印象。这一案例说明,西方媒体的“抹黑报道”背后是有国家在支持,而不是单纯的新闻传播行为。所以外界说:西方媒体是在为政治服务,已经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媒体”,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当媒体变成政客的“口舌”,那他们说的话将不再值得被信任。

第二:在2023年的时候一位来自西班牙的记者,曾对外曝光过一件事,西班牙资深记者哈维尔·加西亚表示: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吓我们。一些记者被“绑架”被迫变成了抹黑者,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美国担心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超越美国,而欧洲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担忧。所以在多领域限制中国发展的同时,开始致力于宣扬中国负面印象。例如一名官员退休了,西方政客就会将其描述为“被清理”。

中国的一带一路,在西方政客口中变成了“债务陷阱”,中国企业家则变成了“寡头”,西方政客绞尽脑汁,用一些听起来就很“恶劣”的词语去描述中国。同时还会利用一些“数字手段”去误导民众,例如在2023年8月份,经济学人杂志上写道:中国经济二季度年化增长率只有令人失望的3.2%。实际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宣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3%”。西方媒体用“环比折年率”的方法,假定未来三个季度保持同样环比增幅,从而折合得出年增长率。这种算法“隐藏”了实际增速,所以会出现一个不那么好看的结果。

综上所述西方的目的很明确,追不上你那就“毁”掉你声誉。在现实中西方的发展速度不如中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就只能从一些旁门左道下手,例如用一些专业的“数字手段”,民众大部分只能读懂上面的数字,对于环比折年率、实际增速等名词其实并不算很懂,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很滑稽的结果,外国人觉得自己的国家很不错,因为没有更好的“对比对象”,而政客们心里很清楚,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只不过被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隐瞒”了。

(文/小铁)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