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向了幸福的生活,这绝非是一人之功,而是无数伟大革命先驱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少人猜想,毛主席身边人才济济,新中国更是将星如云,那么到底谁算得上是毛主席的高参呢?

毛主席笑着回答道:“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毛主席说的这位“郭子”,全名郭化若,很多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也不了解他的事迹,在1955年的授勋大典上,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

实际上,郭化若的功劳,足以被授予上将!

郭化若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因为他的名字,不少人误会郭化若是郭沫若的弟弟,实际上两个人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虽然没有关系,但两个人的功劳都很大,周总理曾这样说过:“郭化若在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学界的地位相当。”

1927年,郭化若去了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刚开学国内就发生了井冈山“朱毛会师”这样的大事,他怎么也坐不住了,恨不得马上飞回国内投身革命。

炮兵学校的校长担心郭化若是一时冲动,将他在禁闭室关了整整一个星期,让他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最终郭化若仍旧坚持回国参加革命,校长这才签了他的退学申请。

郭化若来到了闽西根据地,成为了红军第二纵队的一个小参谋。

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里,参谋这个职位实际上是比较“边缘化”的,指挥打仗有军事干部,政治工作有政治干部,参谋卡在中间难免尴尬,久而久之就传出了“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的说法。

很快,表现的机会就到了,漳平攻城战中,郭化若带领部队杀进城内,歼灭了大量守军,还缴获了大批武器。

朱德收到消息后,高兴极了,当场就将郭化若从二纵参谋提拔为了二纵参谋长!

参军23天就当上了参谋长,郭化若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

后来,毛主席离开了红四军,红四军内群龙无首,状况很不乐观,郭化若和朱德、陈毅一起给毛主席写了好几封信,请主席回来继续主持工作。

1929年11月,毛主席回来后,主动和郭化若见面,赞不绝口地说道:“你就是郭化若?你给我的信写得很好,我们红四军又多了个人才!”

在接下来的革命过程中,郭化若积累下了赫赫战功,他是我军第一个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人,也是毛主席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当时中央军委在延安开办了参谋训练班,一共130多人参加了课程,负责人希望毛主席亲自来讲课,主席却派出了郭化若。

不少人对郭化若心怀疑虑,毛主席坚定地说道:“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你们放心吧!”

1955年授勋大典前夕,授衔小组本想授予郭化若上将军衔,他坚持要授予自己中将,对毛主席和党中央说:“我没什么实际的功劳,也没打过什么大战,给我一个中将,我就很满意了。”

最终,郭化若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是我军真正谋略高深的一代儒将!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