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3月底的一天,黑龙江省哈尔滨某菜市场。
这天的菜市场跟往常一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一个卖海鲜的摊位前,一个女人正在挑选海鲜,这时她发现水桶旁边躺着一张绿色的钞票。她捡了起来。这是什么钱?她甚是疑惑。
这时,卖海鲜的老板也看到了钱,凑过来,看了看,好像是美元,在电影里见过,于是便说,“这是我掉的钱。”说罢便装进口袋。
女人不乐意了,说:“钱是我捡的,你干嘛装进口袋?”
老板坚称是他掉的,女人说你一个卖鱼的,哪会有外国钱?
听到这话,老板也不乐意了,于是你来我往争吵了起来,最后越吵越凶,发生了抓扯。
有人报了警。
一个高个警察很快赶到了现场。他认识那是100美元。他质问摊位老板这到底是不是他的钱。见警察来,老板不敢再撒谎,只好说不是他的。
警察便对众人说,“这美元可能是外国人或者华侨掉的,100美元不是小数目,我先带回派出所,然后再寻找失主。”
这时旁边一个卖水果的老板插了一句,“可能是苏老师的,前两天我看见她在我这买水果,也拿过这种外国钱。”
警察问这苏老师住在哪里。水果老板说,这她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她是小学老师,经常来这买菜,感觉很有钱,买水果都是要买进口的。
卖海鲜的老板也说,他想起来了,是有一个女的经常来他这买海鲜,穿金戴银的,买海鲜都是买最贵的。
这世上有钱人多,警察没有太当回事,他拿着美元走后,开始寻找失主,但一连几天都没有效果。
偶然有一次,他将这事讲给他一个曾经的警校同学听,这同学如今在国安部门工作,听完此事后,仔细一想,突然警觉起来:这事大有名堂!
时间来到一个多月后,即这年5月初的某一天,哈尔滨国际机场。
一架从欧洲飞来的航班到站,一名学者模样的中年男人走出出站口,他戴着墨镜,朝周围四处打量。
这时,两个年轻人朝他走了过来,问道,“您好,您是沃先生吗?我们是郭教授的学生,郭教授今天病了,让我们来接您。”
中年男人神情很漠然,冷冷问了一句,“是么?郭教授病了?”
年轻人回答:“是的。”
中年男人说:“不劳烦你们了,我自己回市区。”
说罢,他拔腿就走,后来越走越快,开始小跑起来,但后面个年轻人紧跟其后,快出大厅门口时,两个年轻突然飞奔过去,扑到了中年男人。旋即拿出手铐,将男人铐住了。
“沃维汉,我们是国安的,知道为什么抓你吧?”年轻人问道。
男人没有说话,一脸的垂头丧气。
这个沃维汉是谁?为何被国安部门抓住?他跟东风-31导弹泄密案有什么关系?国安部门又是如何通过一张美钞破获这起东风导弹泄密案的?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婚礼说起。
郭万钧,194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南开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后来成为一名导弹技术专家,参与我国东风-31战略导弹的设计。
这天,郭万钧的远房亲戚结婚,在婚礼现场结识了同为亲戚却很少见面的归国华侨沃维汉。
沃维汉比郭万均小六岁,出生在齐齐哈尔市,毕业于哈尔滨大学医学系,后来被公派前往德国慕尼黑留学。
学习期满后,他没有选择回国,而是去了奥地利经商,站稳脚跟后,不但把妻子与两个女儿都带到了奥地利,还加入奥地利国籍,并永久定居在那里。
而沃维汉拿着中国护照经常往返于祖国大陆与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始经商,就在这期间,沃维汉被台湾间谍组织策反,加入台湾“军事情报局”成了间谍。
而沃维汉把在婚礼现场结识郭万钧的事汇报给了“台湾军情局”,得到的指示是让他重点联系郭万均,必要时将其拉下水,于是,沃维汉在婚礼现场主动套近乎。
郭万均对沃维汉一见如故,相互恭维。很明显,郭万均对如今沃维汉的衣锦还乡是极为羡慕的。自己虽然从事科研工作,但“搞导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生活十分清贫拮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