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汋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职业的热度起伏皆为时代洪流下的注脚。
从前,那些格外炙手可热的工作领域,如今却渐行渐远于人们的热议中心。
最为显著的,莫过于昔日备受尊崇的教师职业,在现如今,也是经常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一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现象,它随着时代的脉动,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迁而逐渐显现。储殷教授曾直言:教师已是夕阳之下的行业,若要执着于此,便要做好长久斗志与清贫相伴的准备。
这些指点迷津的声音背后,是不断下降的新生儿出生率,是依次减少的学生人数,是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如时光般无声消减。将来的某一天,时光的长河可能会冲淡教师岗位的荣光,使其不再是往日那么热门与被追捧。可现实真的是如此吗?恐怕不是吧!
教师的收入问题,向来是教育界及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普遍的认知中,教师收入尚称不上丰厚。不少教师声称其薪水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关切。
但一张31岁的211高校副教授的工资单横空出世,瞬间引爆评论区,刮起一阵阵眼红的旋风。
这份曝光的工资单让我们看到,教师薪酬并非一成不变的贫瘠。211高校中的这位副教授,31岁就已经跻身于学术界的中高层次,展示了令人赞叹的实力与才华。
在他的工资单上,我们可以窥见,其基础的岗位工资的确不算出挑,仅2130元。然而,其它方面的赋予却远超预期:薪级工资1070元,有着相当可观的绩效收入,高达6622元,叠加上众多补贴——交通补助500元,租房补贴2000元,住房补助2377元。
将这些分项加起,我们发现副教授的应发工资总额俨然达到了14699元,令一众网友艳羡不已。
这并非孤例,据传在随后的时间里,这位副教授的收入更是水涨船高,月薪轻松突破2万元大关,令观者心动。如此算来,这位副教授的年收入堪比主流收入群体,高居25至30万元之间。然而,工资单上的数字并不是全貌。
还有科研奖金、论文发表收入等未列于工资单上的额外收益,这些都是嘉奖学术贡献与学术劳动的实际回报。与一般教师群体相比,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的收入水平。
但有心人则另有见解,他们认为即便是副教授的月薪,对于一位拥有如此实力和地位的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若是放下教鞭,转而投身其他领域,凭借这位教授的能力与造诣,年薪百万恐怕只是起步。
除此之外,哪怕是中小学教师的薪资,其实也往往并不低。高的如之前深圳中学老师的薪资,年薪高达二三十万。哪怕是一般地区在编的中小学老师,他们的薪资也很明确,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薪资水平。
要知道,一个地区的公务员薪资,往往是在当地平均工资以上。所以,老师的待遇并不低,说老师待遇低,那是老一辈的事情了。
此外,整个教育行业正在面临一个似乎更大的转型挑战。“少子化”趋势、“教师退出机制”以及“教师参聘制”的实施,将原有的教师职业面貌进行了深刻的重塑。
其中参聘制度的实行,在一些地区已成为现实。厦门地区的招录陷入困境,岗位空缺,因其变革而让很多志向教师生涯的青年止步。
这一变化,让那些渴望进入师范专业、梦想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学子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职业未来考量。
曾经一心仰赖于国家稳定编制的教师岗位,如今变得摇摇欲坠,与合同工职位无异,自然不再那么吸引人。
因此,就业市场的逐渐萎缩和制度的变动,无疑在未来的年轻人心中激起了涟漪。
他们对教师这份职业,对师范专业的选择,将会怎样权衡?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发展,是否足以对年轻人产生足够吸引力?
今日话题:你觉得老师的薪资高还是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