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1975年底,周恩来的病情已经不可逆转,回顾自己辉煌的革命生涯,周恩来最不舍的便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陈锡联来到了医院看望周恩来,两人在战争年代并没有太大交集。中共八大之后,陈锡联被任命为副总理,两人开始有所交往。陈锡联一直都非常敬佩周总理的为人,此次拜访也是发自内心。

当陈锡联看到浑身插满导管的周总理时,难掩内心的酸楚,眼泪瞬流了出来。当时的周恩来说话都很困难,但看到陈锡联来到病房后,依然努力的发声与其交流。

“我这辈子办了两件事不安心,一个是关于你陈锡联,另一个是关于温玉成。”周恩来拉着陈锡联的手低声说道。

陈锡联在过去的几年里过的也比较艰难,他当即表示:“总理,您只管安心养病,我会代替你去看望温玉成的。”

“小钢炮”

1915年,陈锡联出生于湖北黄安的一个农民家庭,陈锡联的父亲略懂泥瓦手艺,经常帮村里的乡亲们盖房子。

陈锡联三岁时,父亲外出帮人砌墙时,突然门梁脱落,正好砸中陈父头部,陈父当场吐血而亡。

陈家失去了顶梁柱,身为长子的陈锡联马上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正好村里的地主招短工,由于平时在本村工作,方便陈锡联照顾家人,即便工资微薄,他依然来到了地主家中。

但是,打工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地主对短工的要求十分苛刻,非打即骂。由于年龄太小,地主安排陈锡联去放牛,后来因为与嚣张跋扈的地主儿子产生了摩擦,失手将其打伤,为了躲避地主的报复,陈锡联四处漂泊。

1929年,我党组织的农民武装来到了陈锡联的家乡一带活动,他们以解放贫农,打击地主为己任,百姓们争相加入。当时陈锡联年仅十四岁,他向母亲表达了想要参加游击队的想法。

但陈母心疼儿子,并不赞成他参加革命:“参加红军可是要枪毙的,你要是死了,你让为娘怎么活啊?”

陈锡联试图说服母亲,但未能成功,陈母为了防止儿子偷偷溜走,用一根麻绳系在他的身上,睡觉时,将麻绳的另一端缠在自己的手腕上。

一根麻绳岂能锁住革命者炽热的内心,一天晚上,陈锡联趁母亲熟睡,悄悄剪断了麻绳,连夜前往了游击队的驻地。

游击队的干部见陈锡联身材又矮又瘦,年龄也只有14岁,本来不想接受他,多亏副队长詹才芳为他说情,他才勉强留在了游击队。刚参加革命时,只负责帮部队养马,由于革命队伍扩张速度比较快,他被提前编入了战斗序列。

虽说年龄不大,但陈锡联在战场上的表现的非常英勇,经常手持武器冲在队伍的最前方,任凭炮弹在身边爆炸,他却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徐向前的赏识。

1930年6月,我军突袭了平汉路,那是陈锡联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战斗。

当时陈锡联还只是一名战士,在班长孙玉清的带领下,陈锡联展现出了老兵般的从容,在战斗过程中,他还俘虏了一名敌军通讯员,截获了重要情报。这场战斗过后,陈锡联也被发展为了共产党员。

1931年3月,陈锡联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双桥镇。战斗打响后,红军宛如潮水般涌向了敌军阵地。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了旗手的身边,旗手应声倒低,陈锡联扛起红旗,高喊口号朝着敌军冲去。

在这个16岁少年的带领下,我军轻松攻破了双桥镇,陈锡联更是俘获了敌第13师师长岳维峻,陈锡联一战成名,战友们更是亲切的称其为“小钢炮”。

长征时期,陈锡联因为公开反对张国焘的路线,从而遭受了打击,丧失了所有职务,但他并没有丧失对革命的信心,一直在默默隐忍。

红军抵达延安后,党中央纠正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陈锡联才被恢复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锡联被任命为129师385旅769团团长,奔赴山西地区与日军交战。

陈锡联的成名之战便是1937年10月的奇袭阳明堡战斗。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在太原战役、忻口战役中击溃了国民党军队,769团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找到了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了24架日军战机,间接支援了正面战场。

这一战极大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士气,甚至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之后陈锡联又跟随129师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狮垴山战斗等多次重要战役,逐渐成为了刘邓手中的一把利剑。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已经被提拔为了纵队司令。1946年6月,国军大举进攻晋冀鲁豫根据地,刘邓指挥部队发起了陇海战役,陈锡联指挥的第3纵队奉命围歼西援之敌,与第7纵队配合,歼灭了敌整编第三师。

在之后的巨野战役中,第3纵队一路披荆斩棘,相继攻克巨野、嘉祥、城武等地,歼灭敌军三个团,俘获敌军8000余人,中央军委发电对陈锡联部进行了表彰。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向大别山地区挺进,在后勤补给匮乏、士兵水土不服、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第3纵队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攻陷了立煌、叶家集、六安等地,逐渐成为了刘邓大军的中流砥柱。

淮海战役中,陈锡联面对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黄维毫无惧色,共歼灭敌军1.2万人,并在双堆集俘获了包括黄维在内的6300余名敌军。

渡江战役打响后,陈锡联被提拔为第三兵团司令,在他的带领下,第三兵团积极发扬“猛追、猛冲、猛打”的精神,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长途跋涉750多公里,先后解放了县城32座,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腹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陈锡联没有和人民共享这场狂欢盛宴,而是率部南下继续战斗,因为在他心中,反动派一日不除,革命就不算彻底的胜利。11月30日,重庆解放,之后陈锡联便一直在重庆主持工作。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参战,虽说陈锡联没有成为志愿军的一员,但被调到了北京工作,担任解放军炮兵部队总司令。

现代战争中,炮兵属于技术兵种,由于文化水平欠缺,陈锡联先后进入政治学院和军事学院学习,恶补炮兵类相关知识,在他的带领下,解放军炮兵部队蓬勃发展。

朝鲜战争结束后,陈锡联曾短暂担任副总理,因此和周恩来有了交集。由于陈锡联厚道本分,做事兢兢业业,深得周恩来的赏识,后来陈锡联离开了原先岗位,但周恩来依然对其委以重任,五十年代末被调至沈阳军区担任总司令。

60年代陈锡联遇到困难,身正不怕影子斜,陈锡联最终也度过了难关,毛主席临终前,点名将军权交给了陈锡联。

陈锡联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期望,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人民子弟兵将生死置之度外,给灾区人民带去了希望。

1976年,陈锡联将军权交还给了叶剑英,之后生活一直比较平淡,1999年6月,这名久经沙场的英雄在北京病逝。

“铁脚师长”

温玉成同样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庭状况虽说略好于陈锡联,但依然处于社会底层。1929年温玉成加入了共青团,经常参与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逐渐成为了共青团的骨干成员。

土地革命时期,温玉成成为了中央苏区的一名警卫干事,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争,并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

1936年10月,温玉成被任命为红五军骑兵团政委,跟随西路军参加了宁夏西征。西北军阀多以骑兵为主,很多士兵从小都是在马背上长大。

温玉成多次带领骑兵团与数倍于己的敌军作战,面对马术精湛的马家军,骑兵团依然战获颇丰。虽说西路军的作战以失败而告终,但温玉成却展现出了革命者应有的勇气。

在战斗中,红五军损失惨重,军长董振堂牺牲,温玉成指挥骑兵团承担起了断后任务,掩护了大批兄弟部队撤退,但自身也受伤被俘。之后一直被关押在兰州,在狱中他始终没有放弃斗争,与狱友秘密谋划越狱,最终计划成功。

回到延安之后,温玉成在“抗大”从事教学工作,当时林彪担任“抗大”校长,对温玉成的能力十分肯定。

抗日战争时期,温玉成被调往了苏中,领导新四军某部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抗日战争胜利后,温玉成又跟随林彪前往了东北,担任松江军区司令。

刚到东北时,温玉成几乎是个光杆司令,但他凭借强大的动员能力,短时间内将部队从几百人扩充到了五千人,温玉成的部队随后被改编为了独立第二师,温玉成也成为了这支部队的第一任师长。

林彪刚刚率军出关时,曾小败几仗,东北民主联军士气低落,但温玉成所指挥的部队却神出鬼没,经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敌军沉重一击。由于温玉成用兵讲究出其不意,经常长途跋涉,所以同志们都称其为“铁脚师长”。

1946年5月的夏季攻势中,独二师奉命穿插至盘石一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敌军的一个加强营,驻守在盘石的敌21师见我军士气高昂,决定前往吉林与其他友军会合。

温玉成带领部队穷追猛打,从师长往下,全体官兵一天一夜没吃没喝,终于在双阳县一带追上了同样人困马乏的敌21师。

在后来的长春战役、辽沈战役、天津战役中,温玉成表现神勇,成为了林彪手下的得力干将。尤其是在天津战役中,温玉成指挥的34师干净利落的拿下了敌军重兵把守的城南阵地,一举俘获敌军4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温玉成的直属上级正是林彪的心腹爱将——钟伟,温玉成所指挥的34师隶属于钟伟的第12纵队。后来温玉成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而钟伟则是少将军衔,军衔等级超过老领导,这也反映出了温玉成在军队中的地位。

抗美援朝时期,温玉成指挥的第40军是志愿军的先锋部队,在云山战役中给予了美、韩联军沉重打击。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给予了第40军高度评价:“第40军首战,打响了志愿军入朝的第一枪。”

温玉成参加了整个朝鲜战争,是名副其实的“全程参战的军长”。第40军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三年时间共歼敌四万余人。

60年代,温玉成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统领北京防卫。大概是因为职位过于特殊,温玉成遭到了打压,直到1983年,在黄克诚的帮助下,温玉成才被沉冤昭雪。

晚年的温玉成与夫人生活在南京,每天早上他都会坚持晨跑,风雨无阻。1989年,温玉成被查出患上了肝癌,很多人劝他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北京接受治疗,但却被他拒绝,最终在南京度过了剩余时光。

结语

无论是陈锡联还是温玉成,都曾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两人被免职,均经过了周总理的批示。作为在战争年代同生共死的战友,周总理又何尝不知道他们的清白?

不为人知的是,周总理的举动或许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忠于革命的人终究会被永远铭记。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