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1949年5月27日,陈毅、粟裕指挥三野解放上海。

此战号称“瓷器店里打老鼠”,陈毅、粟裕要求部队,进攻中不能用重武器,不能毁坏电厂、水厂等重要民生设施,只能用轻武器一点一点往里打。

三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7700多名指战员牺牲的代价,终于把这座大城市收归人民的怀抱。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陈毅履任上海市长不久,就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

上传中

一、陈毅的胆气

挑陈毅当市长,中央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早在1949年3月份,还没打过长江时,毛主席就反复询问各方意见,谁当上海市长合适。

那时大城市的首任市长,例由解放该地的部队高级首长兼任。

像北京首任市长是叶帅,叶帅不久即去广州,担任广州首任市长,北京市长由聂帅接任。刘帅解放南京后担任南京首任市长。天津市则是由毛主席亲点的黄敬担任首任市长。

上海的特殊性,与上述几地又完全不同,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外国势力、国民党残余势力、帮会、洋行、码头、流民等纵横交错,要接管好这座城市,难度极大。后经多方考量,决定由陈毅出任市长。

理由嘛,大家也都能想得到,陈毅兼资文武,通识中西,气度恢弘,掌舵上海,实允众望啊!

尤其是上海文化界,听说中共派了一位会作诗的大领导来当市长,都兴奋异常。

上传中

上海文化界名人公推左翼文电影运动的名流夏衍,去江苏丹阳提前拜见陈毅,陈毅一见夏衍久久握住手不肯分开,夏衍回去传信,文化界一片欢腾,仿佛节日来临一般……

但与各界众口一词的热情夸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毅的心情并不轻松。

上海这么大一个摊子,决不是轻轻松松嘻嘻哈哈、大家吃吃饭喝喝酒作作诗联联赋,就能接管来的。

别的不说,单是国民党残留的散兵、干部、政府职员,就令人头疼的很。

陈毅进入上海后,经过一番整理,发现一个令人难以措手的大难题。

国民党军撤离上海后,大部分中下级干部和政府职员都留在了上海。

其中市府干部多达14492人,国民党当时实行军队和干部集体入国民党,这些市府干部全都是国民党籍。

旧政府职工45280人,这些人类似于古代的吏,不是流官,所以不需要入国民党,相对来说好处理一些。

难就难在旧市府干部。

这1.4万人掌握着上海市政府的运转,离开他们,上海市会立即陷入瘫痪。要知道,上海是当时中国近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整座城市的生活、治安、交通、水电、商业,高度依赖于规范化的管理、管控,这和接管农村是完全两个概念。

农村地区基本不存在接收国民党旧干部的问题,农村地区只需要维持好农业生产,干部全用我党我军的干部就可以。

上海怎么办呢?

当时我军管会对上海遗留旧干部进行了初步甄别,发现其中颇有一些思想比较落后,而且对上海人民犯过罪的恶人,军管会列出名单,按照老惯例,要处决一部分罪大恶极的国民党旧干部。

请示报到陈毅那里,陈毅沉默许久,杀多少?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问题。

陈毅想起一件事。

部队打过长江、解放南京后,当时有一批山东老乡,在家乡人民集体委托下,跑到南京找到陈毅,请求杀了吴化文。

吴化文以前的经历比较复杂,确实对山东人民犯过错误,但现在他起义了,投奔人民的队伍了,就不能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待他。

陈毅对山东老乡代表解释说,吴化文在济南战役中弃暗投明,使我们少牺牲了上万人,上万人啊!他们是多少人的儿子、丈夫、父亲,他们背后是多少双盼着他们平安回家的家庭。

就冲这功劳,吴化文哪怕将功补过,那也不能轻易杀掉!这样会使天下人对我们寒心。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也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是统战领域的绝佳范例。

陈毅看着军管会递上来的长长的名单,最终一个人名也没有勾。他把意见向邓小平作了沟通汇报,邓小平也表示,少念旧恶,放眼长远。

陈毅专门请示了中央,建议能少杀就少杀,能不杀就不杀,为上海人民计,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计,必须保住这个经济心脏,让它尽量少地受战火影响。

中央迅速给出答复:同意陈毅意见。

二、留用干部的巨大贡献

就在数万旧政府干部、职员惶惶不可终日之时,陈毅签发了命令:除极少数罪大恶极的旧干部,送交法庭依法审理判决,其余绝大部分予以留用。

具体的数据是这样的:

旧政府干部14492人,留用11426人,比例高达78.8%;其中科级以上干部,留用了63%。

旧政府职工45280人,留用38331人,比例84.6%。

留用比例相当惊人。

上传中

留用干部对比国民党时代的刻薄寡恩,与人民政府的宽大为怀,无不感动莫名,他们很快宣布脱离国民党,投入人民的怀抱。

陈毅这一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在打击投机商方面。

众所周知,上海的经济在1948年小蒋打虎时已经趋于崩溃。当时国府当局用一钱不值的金圆券进行恶意收兑,强行把老百姓家的黄金、美钞都换成金圆券。

人民政府接管上海之时,市场上一张大饼,就值3万元金圆券,可以想见,上海的币制几乎就要崩溃。

国民党给上海人民挖下的坑,陈毅决定人民政府来填。

上海市府宣布,按10万元金圆券兑1元人民币,收兑金圆券,以稳定货币,稳定市场。

这个政策刚刚宣布,国民党留在上海的“末代市长”赵祖康就急匆匆地来找陈毅,说这个办法不行啊。

赵祖康是个学者型的官员,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强行拉到上海市长的位子上顶缸。解放军入城后,赵祖康找到陈毅甘心让贤,说请求回上海交大当老师。陈毅推心置腹地请他留下来共同建设新生的人民政权,后来赵祖康便当了上海工务局长。

陈毅问为什么不行,赵祖康也说不出来,他对金融工作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便小心地问陈毅,如果请几个财政系统的留用官员来讲一讲,陈市长敢不敢信。

陈毅满腹狐疑,便说,只要讲得有理,怎能不信。

于是请了几个留用的旧官员,给陈毅讲解说,上海这几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姓对一切纸币都失去信心,民间流通的硬通货老三样:黄金、美钞、袁大头。

人民币发行后,老百姓肯定会换成袁大头。这样一来,投机商就会操纵兑价,迫使人民币也贬值,就像金圆券一样。

陈毅半信半疑,人民币有官方背书,是全国流通的货币,仅凭上海的投机商就能左右吗?

结果真是这样,起初人民币兑“袁大头”银元是100:1,没过几天,就在投机商的操纵、哄抬之下,一路飙升至2000:1。

上海人民币出现剧烈扰动,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也跟着剧烈波动,连带市场物价也跟着暴涨。

陈毅请示中央后,在银元比价最高的时候,集中力量放出3500万银元,以求压低银元比价。但于事无补,投机客财力雄厚,也集中起全部力量,把官方抛出的银元全都收购过去,银元价格仍旧居高不下。

陈毅无奈,只好找到留用的财政官员,问他们到底该如何解决。

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陈毅看出他们有顾虑,请他们不要担心,有话但说无妨。

一人鼓着勇气说,去年蒋经国打虎,其实已经走到最关键的一步,只要动用行政力量,把最关键的几个投机商抓起来,自然就能平抑物价,稳定币值。但老蒋出手干预,让蒋经国功亏一篑。

陈毅问,如今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